2)第五百六十八章:北京(二)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商分会,一家是北京商业总会,还有一家是一个大富商自己做的,以前在河北、山西倒腾煤,现在听说把所有钱都投进了这房产行业里面,搞得挺红火。

  这三家都跟北京银行签了协议,只要是在这三家买房子,可以按比例先付一笔首款,余款银行给房产商,剩下的尾款,买房人每年还一部分就成。

  一套房子二十万,首付个五万,剩下十五万做成十年还的话,一年连利息都不到一万六,对哪怕基层的公员来说,压力也不算太大。”

  北京的一切对于朱文奎来说都堪称是新鲜,做了几年的礼部尚书,让朱文奎都有些脱离这个高速发展的大明社会了。

  一行人走在宽敞的天权街主干道上,两侧人行道里的行人自然不时会侧首观看,打量着这一群不遵守交通法规的违法者。

  一切窃窃私语的指点声让朱文奎有些脸上挂不住,瞅了个缺口便打算从马路汇进人行道内,被陈昭拦下。

  “大皇子殿下,这人行道里的行人实在是太多了,您的身份,不太安全吧。”

  在眼下大明的官僚群体眼中,朱文奎就是储君!

  陈昭自然也是这么看朱文奎的,自然千般小心的陪着,便是朱文奎不小心少了一根毫毛,陈昭都怕自己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那也不能违法。”

  朱文奎低声斥责了一句:“我这个大皇子带头不遵规矩,成什么样子。”

  说完,再不管陈昭的阻挡,直接通过斑马线的缺口进入人行道内,一众北京官员和一批负责保卫的锦衣卫紧紧跟上。

  好在原本人行道上的行人也感受到了朱文奎一行的不一般,知道是当官的,都远远避让,不敢贸然贴近。

  一行人走了能有两刻钟,也是到了饭点,正巧路口有家不错的酒楼,朱文奎拔腿就走了进去。

  “这儿也有咱们南京的烤鸭?”

  说起烤鸭,大家可能都对北京烤鸭有印象或基本听说过,而北京烤鸭其实就是南京烤鸭。

  太祖皇帝朱元璋爱吃南京烤鸭,南京做烤鸭的厨子当然变着花样来做,叉烧烤鸭、焖炉烤鸭应运诞生。

  这两种做法后来随着朱棣迁都自然传到了北京,并逐渐普及,由宫廷御菜变成了民间菜肴。

  “美食不分地域嘛。”

  陈昭要了个包房,引着朱文奎坐定后,笑着为朱文奎斟茶介绍。

  “自打十年前这迁都的风声有了之后,最先迁来北京的,就是南京人。

  这可是一群聪明至极的商人啊,他们在南京房价最高的时候把产业卖掉,抄了北京的底。

  富商来了,那服务富商的服务业自然会繁荣起来,这天南海北各地的手艺人这些年没少涌进北京谋生计。

  这家是做叉烧烤鸭的,手艺很出众,大师傅有自己的秘方,听说还打算改个牌子,不用南京烤鸭这种统一的名称,改个自己的牌子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