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2章 远交近伐_枭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防线能足足缩短一半以上,也就意味着能减少近一半的驻兵。而攻下晋安府,就能将奢家赶到闽江中上游去,闽东、闽南沿海诸府县就能悉数收复——南线开战,只要时机成熟,从来都是宜早不宜迟的。

  奢家不会妄想淮东不从闽东下手,也就不存在消息走不走漏的问题,关键的地方是林缚要在秋后从南线对闽东进击之前,要稳固好守淮防线。

  不仅仅是徐泗防线的问题,淮西与南阳的局面都要在入秋之前稳定下来。

  南线战事会不会有很顺利的进展,淮东主力在南线要滞留多长时间,现在都很难有准确的预判。

  有淮阳军、凤离军守在徐泗防线上,淮东北线差不多能确保无虞,但这点兵力,也只能保住徐泗防线。

  一旦燕胡趁淮东在南线大打出手之间,果断动兵进击淮西、南阳,而董原、梁成冲没能做好准备,那时淮东又抽出兵力来威胁燕胡南进兵马的侧翼,河中府的梁成翼以及更西面的曹家给陈芝虎逼住出不来,接下来的问题就棘手了……

  董原将眼睛盯在随州的罗献成身上,淮东这时候也将一只眼睛盯在随州的罗献成身上。这大概是守淮防线最难预测也最不稳定的因素。

  罗献成此时没有什么动静,那是他跟陈芝虎还隔着南阳,隔着六七百里地。罗献成这时候要敢投燕胡,那就是找死。

  一旦燕虏入秋后趁淮东缠于南线胶着作战之际,兴兵打下南阳、打通与襄阳相接的通道,或兴兵打下信阳,打通与随州相接的通道,罗献成到时候会做什么选择就难说了。

  林缚可轻易不敢去冒那个险。

  “侯爷不来徐州,我也会派人去南阳见侯爷跟近乡侯,”林缚说道,“淮西那边董原干得风生水起,颇有成色,但南阳能利用的资源太紧。如今又叫陈芝虎切断与河中府的联络,想必日子也紧得很……”

  “确实如此,我还愁怎么开这个口呢?”元归政心情轻松下来,只要林缚还顾全大局,就不会放任南阳的形势不管,来淮东果然是来对了。

  “淮东军司从府县统筹购粮,粳米一石八钱银,运到信阳上岸,加运价三成,在入秋之后,确保南阳有二十万石的储粮,侯爷你看如何?”林缚问道。

  运到信阳上岸米价才一两银子出头一点,江宁的米价也早超过这个数。

  而前段时间,元归政到信阳筹粮,一石米开出六两银子的天价,也只买到千石粮食。

  乱世粮为贵、金银而贱,没想到淮东能有如此充足的米粮供应。当然,淮东控制粮食出境,同时也很遭人垢病。

  南阳能有二十万石的储粮入冬,就算南阳城给燕胡大军围困住,也能咬住牙坚持大半年的时间。很显然,燕胡大军不可能在两翼都受威胁的情况围困南阳超过半年的时间。

  “彭城公果然是快人快语,这下当真是解决了南阳的难题,实不知要如何表示感激之情。”元归政说道。

  “我与苏湄、小蛮往时受惠侯爷良多,今日不过还报往日的恩情……”林缚笑道,仿佛当年跟梁家的恩怨早就随着梁习被杀而烟消云散,眼下只想促成一桩投桃报李的美事,“粮船过淮西,还要董原首肯。我会去信给董原,不过寿州那边,侯爷最好还是亲自走一趟。此外粮价一事还是不要跟淮西说,淮东粮食也紧张得很,要是淮西也跟我伸手要粮食,那真难办……”

  吴党支持董原在淮西立足,有限制淮东的一层意思在,淮东这时候自然要跟梁成冲、元归政结个善缘。远交近伐,历来如此。

  “那吃过彭城公的喜酒,我便去寿州找董原……”元归政说道,感受到林缚所表现出来的善意,元归政自然很高兴,一路过来的辛苦跟愁思也一扫而光。

  南阳那边嗷嗷待哺,元归政要早归南阳组织人手进信阳运粮,不会在徐州久留,当下就商议起其他物资——铁料、农具、箭矢、兵甲、军械、骡马等重要物资,林缚一并照南阳半年的消耗平价供给,甚至考虑供给南阳一批战马。

  南阳北面都是山地、平原,一旦给燕虏游哨渗透过来,梁成冲手里没有一支骑兵不行。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