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分节阅读_361_家有拜金娘子:嫡女玲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公主诞子嗣浩(6:30)

  何家成年的男子除了十一孙何阳正,都在外地当官,家里都是妇孺孩子。

  已当了两年的代族长何阳正性子愈发的成稳,李自原瞧着当年亲点的榜眼郎已成长为栋梁之材,心里微感自豪,无论他在何家还是朝堂,只要是为平唐帝国繁荣出力,这就足矣。

  帝后此次出行在长安是秘而不宣,只有河北道的官员知晓,不过消息很快传开,帝国国民为之震惊,河北道随着水涨船高,许多达官贵人关注起这里。

  三月初九,河北道乡试、府试同时进行。李自原临时起意巡视喜都乡试、津州府试。

  在李自原印象之中,津州近海常年受到倭寇扰乱,跟喜都一样的贫穷落后,这回去了之后,彻底颠覆他的想法。

  津州辖区的村子田地全部种植水稻,一望无际的稻田,鸀油油水稻渀佛稻海,视野开阔,心感清新,津州的米品质不比南方的米差,已经卖到长安、洛阳,再仔细一瞧稻田里的水竟是养着许多的鱼,红色鲤鱼、黑色鲫鱼、白色鲢鱼、灰色草鱼等,虽然都只是巴掌大的小鱼,但是数量多,养到秋季一亩稻田能产近百斤的鱼,给农村的饭桌添了鱼肉,提高生活水平,能称得上鱼米之乡。

  津州海边的盐场、港口车水马龙,十分热闹,面积最小的盐场都安置着一千人做活,近三万人有了稳定的收入,家里的生活大为改变,带动起附近的镇、县的繁荣。

  曾经饱受倭寇之害的津州成为和泉的辖地之后,两年来别说出倭寇,就是当地的强盗都未出现过,百姓过着安稳祥和的日子,再也不受担惊受怕。

  刚刚渡过漫长寒冷冬天的喜都进入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农民开始在地里忙碌种着各种农作物,黄豆、水稻、小米、玉米等,甚至家家都种上了刚刚现世的红薯。

  去年水稻种植成功,黄豆榨了豆油,玉米榨了玉米油,山林里栽育成功木耳,儿女上学堂免食宿还能领到一点银钱,这一笔笔的收入积累起来,竟比以前五年收入合起来还要多,人人能吃饱饭,也有银钱买棉服过冬,整个冬天没有一人饿死冻死,创下喜都史上奇迹。

  农民对于和泉、谢玲珑是十二分的信任,等不及明年种植,今年就要种红薯,反正田赋减了六成,就算红薯不能丰收,也没有多大的损失,反之红薯丰收,那可就收获不小,每回新出的农作物都能卖个好价钱呢。

  喜都城府里的商铺较之两年前番了一倍,能在这里买到北寒之地乌城的皮袄、烧刀子酒,还能买到南方桂州的柚皮糖,高丽国、东罗马、天竺、吐蕃等国的商人竟在此开了店铺,客人还不少。商业的起色象征着喜都将要富强起来。

  和泉、河北道都督等官员相陪,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