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11章:曹军战黄巾_三国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第一战告败,但曹操仍然显得信心十足,他认真分析了黄巾党人,认为黄巾党人缺乏马匹,机动性不高,而且组织松懈,目前虽然人数众多,但恃胜而骄,警觉性相对下降,因此,曹操不打算和黄巾军再作正面会战,决定改以奇袭战术,来消磨对方的气势,只要对方气势丧颓,便不难剿灭了。

  曹操经过反复思考之后,准备将奇袭的战场设在寿张城,即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南,寿张城在济水和汶水中间,有个颇为开阔的平原,最适合于骑兵的突击,而骑兵作战却正是曹操之长,曹操曾数度出任骑兵校尉,除了本身骑术高明外,更善于指挥骑兵作战。(怪不得曹操会败于赤壁呢?原来如此啊!)

  黄巾军集结在无盐城与寿张城之间,离曹操的大军很近,但曹操仍想到对方阵地去观察一下,于是曹操大胆地偕同鲍信,率领一支一千人组成的步骑混合部队,亲自到前线勘察地形,以一千人部队,跑到数十万人的跟前去搜集情报,曹操有时的确大胆得近乎于鲁莽!

  曹操心思细腻,长于创造性策划,而且一向勇于行动,经常喜欢自己跑到最前线,因此,后世诗人苏东坡称赞他为中国史上最善于用兵的军事家,但曹操一生的战史中,却经常出现狼狈的危险状况,主要原因就在于他过分的大胆行为。

  曹操对寿张之役的计划周密很感骄傲,因此在会战前夕,带着鲍信到前线去视察,口沫横飞地向鲍信说明他的作战谋略,或许是兴奋过度,曹操和鲍信的骑兵部队超出了步兵部队前面一段很长的距离,正好来到汶水边。

  就在此时,突然之间,眼前出现了一支数千人的敌方部队,曹操只有以数百人的骑兵仓促应战,但岸边地势不平,骑兵队无法发挥冲锋的力量,加上步兵未能及时赶到,人数远居劣势,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之时。

  危急之中,鲍信要求少数勇猛的骑兵健儿,护围着曹操先突围逃走,自己率仅存的骑兵部队浴血死战,虽然曹操极力反对,但鲍信表示军队不可没有指挥官,为了顾全大局,曹操只好趁隙突围而出,

  ??看书网历史结果曹军死伤殆尽,鲍信也力战而死,年仅四十一岁!

  鲍信原是一方富豪,家世不错,在关东军团中,算是难得的有志之士,想当年曹操势单力薄,鲍信却鼓励曹操道:“缺乏智谋的人是无法脱颖而出的,即便目前很强,但总有一天会失败的,将来能拨乱反正的,我想只有你了,将军你可是上天所降大任的人啊!”

  如此的知心朋友,却为了自己的大意和冒险行为而牺牲,曹操非常的痛心,他悬赏寻找鲍信的尸体不得,只好请人用木头刻了个鲍信的模样,涂上油彩,祭吊下葬。

  祭吊之时,曹操哭得很伤心,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