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 紫微 (下)_男儿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屈服,而屈服后的儒林,短内,必将势微,所以,还不如从现在起,就去主动去求变,积去适应。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为万世开平。”,张横渠这句话说得掷地有声,但张横渠终其一生,也沒机会实现他的目标,如今,这个机会对禄家却伸手可及,试问,禄家父凭什么不牢牢把握。

  大乱之后,便是大治,从眼下淮扬徐宿日渐繁荣的实情上看,将來朱重九若是得了天下,不敢说一定就能建立平盛世,至少其在位期间,民生不会比贞观之治差得多,平等之道,本身就已经侧重于生民,所以以平等为基石的新儒,自然可为生民立命,至于为天地立心与继往圣之绝,这里边讲究可就多了,圣人和亚圣,虽然强调礼,却更注重于仁,认可“人人都可以为尧舜”,到了荀圣和董圣之后,礼才日渐跃居于仁之上。

  老榜眼富五车,所以当他想从古圣先贤之言推导出任何结论,都可以轻松从往日的知识积累中找到支撑点,老榜眼同时又深通权力斗争和术斗争之妙,所以当他想达到某钟目的时,起來肯定是准确且步骤分明。

  那一晚,父两个谈至鸡鸣,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各自睡去,父两个都有一种预感,此事需要绝对做充足准备,自己即将明着或者暗地里做的事情,很有可能在儒林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狂雨,但当真的來临后,父两个才豁然发现,他们的引发得岂止是一场,分明是天崩地裂。

  蹶石之风,起于萍末。

  就在淮扬大总管府宣布在紫金山建立一座台后不久,在儒林内颇有影响的《春秋正义》上,忽然于最不起眼的第六版角落里,刊发了一篇名为《原礼》的短,总计加起來只有七八字,并且在开篇当中,还大段大段地引用了朱的名言,“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舆之仁义礼智之性也,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之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

  乍看之下,这无疑又是射向朱屠户及其《平等宣言》的一支利箭,然而,在此的后半段,却悄悄地拐了个小弯儿,从《大章句序》绕向了《中庸章句》,同样,又大段地引用了朱的原话,“是以君必当因其所同,推以物,,彼我之间各得分原,则上下四方均齐方正,而天下平矣”。

  这两段看似风马牛各不相及,但接下來,章就开始质疑:朱后半段话,为什么看起來彼此矛盾,前面说的分明是人和人之间有很大差别,所以必须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后面的话,为何又要上下四方均齐方正。

  莫非朱早就认为,人和人之间除了秩序之外,还存在着平等么,那秩序和平等二者之间,又是什么。

  如果二者彼此水不能同炉的话,为何圣人也曾经亲口说过,“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亚圣也掷地有声地言明,“人皆可以为舜尧。”

  章的末尾,执笔者则试探着提出疑问,夫礼者,术也,仁者,道也,夫礼之所施,乃令大道能行,若大道不行,则弃礼而求道,可乎,。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