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章 备考 (中)_男儿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可指摘,这个时代的人原本就比几百年后朱大鹏所处的时代野蛮,有时候拿自己的生命都不当回事儿,又何况他人的生死。

  并且刘伯温的辩解之词,也并非完全不在理儿,他是淮安军的总参谋长,当然要一心琢磨着如何节省淮安军的实力,保全自家将士的性命,而不是站在更高的角度考虑其他。

  只是,有些事情,刘伯温可以不考虑,朱重九自己却不能,毕竟,他有一部分灵魂來自于几百年后的时空,不可能一点儿也不受那时的道德和观念的影响,因此,不待刘伯温继续自辩,他也笑着向后退开了半步,郑重施礼,“但若是朱某想请先生在谋划北伐方略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杀戮,先生可有良策教我,哈麻出海之前,曾经有言赠予朱某,我淮安军若想在大都站稳脚跟,关键在北地汉人,而不是蒙古人,既为同族,朱某希望能少杀一些,就少杀一些。”

  这,已经是请求,而不是责问了,刘伯温既然作为臣子,如何能够拒绝,瞪大了眼睛思量再三,终是长长叹了口气,“主公仁德,真令伯温自惭形秽,然古來朝代鼎革,哪有不死人的可能,况且北方百姓之生计,比几年前的淮扬要艰难十倍,田产土地,几乎无不集中于豪门大户之家,地方官员,也十有七八出于望族。”

  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追随了朱重九这么长时间了,刘伯温早就摸清了自家主公的脾气和心态,否则,他前几天也不会故意欺骗朱重九,不说明自己派遣陈友定去接管泉州的真实意图了,但北方的现实就是这样,你朱重九既想要“百姓耕者有其田”,就不可能不动世家大户的利益,你朱重九既然坚持士绅于百姓一起纳粮,就等同于砍掉了大部分有钱人特权,那些利益受损的士绅大户们,怎么可能不造你的反,即便大军经过时暂且蛰伏下去,待大军一走,立刻机会揭竿而起,而一旦双方动起手來,结果要么是杀人,要么是被杀,淮安军哪里会有第三个选择。

  “据傅友德昨日所奏,骑兵旅在泉州市舶司所获甚多。”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要求太不现实,朱重九想了想,低声补充,“陈友定也单独有本上奏,他从蒲家抄沒金银珠玉甚巨,折合不下百万余贯,请求派船解往扬州。”

  陈友定杀完了人心虚,所以把所得拿出一大笔來邀功,朱重九原本不打算收下,而现在,既然陈友定的罪行追究不得,这笔钱对于大总管府來说,就不要白不要了。

  突然间多出上百万贯金银來,如果都当奖赏给将士们,然后再流通到市面上去,肯定会给淮扬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倒不如拿出其中绝大部分來,从北方豪门手里收买田产,进而缓和双方之间的冲突,减少沒必要的杀戮。

  “主公必为千古仁君。”刘伯温闻听,再度认认真真地给朱重九施礼,“然百万巨资,未必足用,况且许多人在乎的不是钱财,而是其与君王共治天下之权。”本书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