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4章 得抓紧时间开挂啊!_抢救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籍出版管理太过松弛,几乎没有谁在管,彻底的言论自由!

  倒不是朱慈烺反对言论自由,而是目前正处战时。战时哪儿能有那么多的自由?该严管的,必须得严格管制!该拉拢的,当然也得拉拢。

  兵部现在还是个清闲衙门,许多职权都被大元帅府侵占。不过朱慈烺也在酝酿一场大改,准备将兵部变成一个主管军政的衙门,将大元帅府的军政司划入兵部。

  户部的改革正在酝酿当中。改革将主要涉及三方面,一是户部仓库的管理——最重要的库银(包括制钱)管理,将会改由盐商银行、海商银行负责!户部只管账目和收支,不直接管理现金。

  二是钱币发行——明朝初年发行过“宝钞”,也就是纸币,不过并不成功。后来又发行过制钱和小钱,不过同样搞得不好。所以现在明朝的通货很乱,白银、制钱、小钱混用。上街买卖时还得带着剪开白银的剪子,称量的小称和用来融化白银的工具!整个一炼金术士......

  而朱慈烺这个“金融专家”当然不能容许通货如此混乱,必须得大加整理。发行便于流通的钱币!

  另外,明朝的金银兑价和国际市场脱节——这是因为在明朝,黄金的货币属性不足。因此也有铸造金币用于大额支付,以提升金价的需求。

  三是户部的税收也必须大幅度的改进,特别是必须取消士大夫免纳商税(关税)的特权——这可是改革的深水区!但是不涉及又不行,否则朱大太子领导下的朝廷就会入不敷出,早晚会步了他老爹崇祯皇帝的后尘。

  而在税收改革的同时,花钱的改革也在进行当中——在朱慈烺看来,明朝不仅是收钱的效率低下,花钱的效率同样很低!

  提升花钱效率的第一步,则是大幅削减宗禄的支出,同时增加各级官吏实际的俸禄所得,并且取消“折色”和实物俸禄,一律改发白银。同时再研究设立职田——就是将清屯查田所得到的土地中的一部分充做职田发放给文武官员,以便让他们获得一笔可观的田租收入。

  虽然加俸未必能制止贪污腐败,但是之前那种在本来就低的俸禄水平上再加各种折色的做法,很有一点黑心老板克扣工资的意思。对于老家在东南,可以通过诡寄和免税优待获利的官员倒是无所谓,可是对于跟着朱慈烺南下的“官僚无产阶级”就不行了。

  朱大太子可不会让自己人吃亏!

  至于削减宗禄的支出,在某种程度上是托了李自成、张献忠的福。现在明朝绝大部分的宗藩所在之地,都被这两位打破。朱家的宗室子弟,要么死去,要么失联。侥幸逃亡到南京的宗室人数本就不多,而藩王、郡王的死亡、失踪比例更高!即便跑到南京,也是“失藩”的王爷,根据祖制就有罪过。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