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八章 猫冬前的准备_带着帝国时代重返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五家那两个大棚够咱们吃到明年开春。要啥青菜没有。

  嫂子们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多吃蔬菜对肚子里的孩子有大好处。不能耽误了。”

  “你懂大棚种植?”老大听见对孩子有好处,马上开始了技术层面的探讨。

  “那有啥难的。那植物是白天吸收阳光排放氧气。晚上吸收二氧化碳。

  到了花期的时候找几个人拿着毛笔挨个点几下人工授粉。

  咱们地里那些碎末铺上一层烧一下,地里的细菌啥的都烧死了。

  营养也够了。出不了大问题。左右就是损失点种子。那东西村里谁家要不到。”

  李晓伟压根就没把大棚种植当回事。

  只要肥力跟得上。自己有系统,不怕种不活。

  “洋柿子跟黄瓜多种点,我大姐跟我都爱吃那一口。”

  张文婷突然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行,俩棚呢。种个十来样都没问题。你跟嫂子们都问问,爱吃啥。咱们就种啥。

  过几天我去市里加工豆油的时候找人问问。

  看有没有冲突的植物。只要控制得当咱们冬天可就有新鲜的青菜吃了。”

  李晓伟帮自己媳妇夹了口菜,把媳妇的想法彻底贯彻落实了。

  “那你去市里别忘了给我们各家买一口大缸。咱们今年家家腌酸菜。大婶找人过来帮咱们家整。”

  哥俩东一句西一句的把今年冬天要准备的事情都互相交代了一声。

  见天已经亮了起来。李晓伟帮着媳妇把碗筷刷完了。

  跟大哥着车直奔县里出发。

  今年惠阳县临河村子的收成都比往年要多。

  毕竟李晓伟那水泵可不是白安的。

  还好大伯长了个心眼,特意提前让老大拉着他去熟悉的几个村里沟通了一下。

  没按往年的量上交。但是每户一口人也都多交了50斤粮食。

  由于他们村收割都是机器,比照别的村里快了不止一倍的晾晒时间。

  所以李家村今年上交的公粮全都合格。

  乐的李村长大手一挥。

  今天不回去了,就在李晓伟县里的房子里住了。

  他掏钱,请大伙吃猪肉炖粉条。

  其实想回去也不赶趟了。毕竟他们村粮食什么成色自己心里有数。

  这要是自己村里出头先交,那之后的村子就不好交代了。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儿他李国利可不干。

  所以今年排队就没往前抢,就排在倒数第四个交的粮。

  于是,李晓伟又充当起了采买员。

  找人买了半扇猪肉。搬了一箱白酒。

  算是把晚饭的食材准备齐了。

  其他青菜、调料什么的房子里都有。

  二子不回镇里的时候就在这住着,囤积了不少东西。

  三间房子李晓伟都设置的大通铺形式的大炕。

  住个30多人绝对没问题。

  李国利也是知道这里的条件才敢做决定让他们在县里留宿。

  喝酒这事儿李晓伟没掺和,跟大伙说了声明天回去要盖房子,吃完饭就扔下大哥去王鹏那屋休息去了。

  因为系统提示音又响起来了。

  “二娃这小子还挺给力。这才几天就把黄金兑好了。看样子这粮食卖的也不差。”

  李晓伟洗漱完了,把还要替李晓伟放被服的老太太劝回屋。

  躺在炕上自言自语道。

  打开系统面板。久违的系统提示又开始闪烁起来。

  系统提示:满足升级条件,是否升级。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