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3、完美的电灯泡_大美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人体模特,有没有歧视?

  肯定有。

  这是根深蒂固的事情,连万长生都说自己过不了这一关,很难把人体模特当成平常人看待。

  哪怕他已经在尽力这么做了。

  但在美术圈,肯定还是比普通民众接受度要高得多。

  这点钟明霞倒是没打听错。

  起码这里的有色眼镜颜色是最淡的。

  上世纪初的潘玉良是青楼出身,还拿自己当人体模特,最后也成了一代大家。

  搞艺术终究还是作品说话,也终究会多点思考的能力。

  所以对钟明霞没有轻视嫌弃的气氛,她这样开口询问更不突兀。

  老童却没直接回答:“这句话呢,是梁漱溟说的,他还说过一句更简单的话,人这一辈子,首先解决人和物的关系,再解决人和人的关系,最后解决人和自己内心的关系,具体怎么领悟,那就是自己的事情了,对吧?”

  最后是朝着万长生问的。

  万长生笑:“您这是带着老和尚打禅机的口吻,每个人理解不一样,但之前你们不是怂恿我去欧洲多学习游历吗,这次感受最深的还是米开朗基罗。”

  周围大约有十来个中青年画家老师教授,大家是习惯了晚上出来喝一杯聊聊天,也就是个自发的艺术沙龙氛围。

  万长生虽然来得不多,但大家在这里聊天的时候,也比较习惯他开口了。

  可在马振宇的眼里就卧槽……

  以前万长生是经常都带个小伙伴一起来,除了认识点老师,也熟悉点气氛,万一有谁入得法眼可以建立老师人脉啊。

  但这里雕塑专业的老师几乎没有,所以马振宇也没来过。

  听小伙伴们说过万长生很吃得开。

  但没想到他这么吃得开。

  老师教授都习以为常的笑眯眯端着酒杯茶杯,听他说。

  其实这不过是个撇开身份的艺术沙龙。

  当然万长生也不空洞:“大卫雕像,完美,一个人在二十多岁就已经达到美的极限,搞出来这样的作品,接下来如何?”

  这几乎是个心灵诘问,在座所有画家老师,都在同行内是出类拔萃的,按照轨迹几乎都是大学最优秀的才能留校,也都是在二十多岁就开始被划入成功阶层,但不知道有没有这样问过自己。

  因为绝大部分会躺在优秀的成绩上面享受了。

  万长生最感叹的就在这里:“几百年过去了,所有想让米开朗基罗为他们留名的教皇、权贵们,都在历史长河中消失不见,而当初米开朗基罗被逼无奈,为教廷为官员创造的那些艺术奇迹,却成为不朽,我当时真的有种奇妙的想法,如果他年少成名,一帆风顺的想怎么就怎么,他会不断超越美,超越自己的极限,在痛苦中逼着自己去思考进步吗?也许,艺术家个人的痛苦,对于人类倒是一种幸福,让人们能看见更极限的美,这才是艺术的价值。”

  有些人眼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