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4章 帝临凤阳_大明之崇祯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首先清廷也才刚刚建国,北方立足未稳,再加上还发布剃头令,使得北方许多汉人地主对清廷也不那么有好感,只要大明胜了清军一次,势必北方便有无数狼烟。

  其次,北方在历经连年征战后,早已是兵员稀缺,而满清本身便就是人口稀少,多铎此部几乎已经占了清廷总兵力的很大比例,要是被全歼在江南,清廷势必会元气大伤,重走当年金国之路。

  打战打的是钱粮,多铎一路南下,北方的清廷肯定很难给他筹集到足够多的粮草,只能在南征途中进行随时补给。

  朱由检现在命令凤阳、徐州、淮安、扬州等府坚壁清野,为的便是多铎在进军到达扬州的途中,得不到半点粮食补充,甚至连可以使作苦力的百姓都没有。

  此时的凤阳城外已是陆陆续续地有不少的官绅百姓在各地卫所兵的带领下南迁到定远、寿州、滁州等地。

  “都快点,别磨蹭,等鞑子到达这里来,再想跑就来不及了,听说建奴专爱吃小孩,尤其是那个什么定远大将军多铎喜欢割人的下体和酒吃!”

  因朱由检强调增强百姓离开故土响应官府暂时南迁他们到南方各府州县的号召,一方面命令兵部根据各地官兵迁移多少百姓多少产业多少粮食为考核进行银币奖赏外,另一方面还命令尽量让百姓明白此次建奴南下的严重性。

  所以,此时的卫所官兵们为尽可能让更多的百姓撤出凤阳府,便肆意地说着建奴的罪恶。

  如今听见卫所官兵如此形容多铎,朱由检倒也忍不住想笑,但也没有反驳,在他看来,即便多铎没有卫所官兵说的那么凶残,但凭他在原本历史上屠戮扬州达十日的罪行也能说明此人有多么残暴。

  汉人自古皆有恋乡情节,尤其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大明百姓们,就更加的故土难离。

  让他们离开自己的土地和家园暂时迁往南方州府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从诏令去年发布到现在,依旧能看见还有百姓到这时候才在官府的软硬兼施下离开故土。

  在城外,明军卫所官兵们则还在不停地挥刀砍着一些青苗,而且一旦全部迁走一个村的百姓,就直接对一个村附件的山林全部烧掉,以此不给多铎南下提供半点可供应之粮草。

  自然也有百姓匍匐在地痛哭,但在也有官兵实在是忍不住大吼一声:“哭什么,州府给你赔了钱,总比到时候让鞑子抢去强!”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见到这一幕,让朱由检想到了杜甫的《兵车行》,只要遇到战争来临,无论如何,都会给百姓的生活造成影响,都会破坏一个社会的生产。

  但偏偏眼前这一幕是朱由检自己下的旨令造成的,他内心里颇为愧疚,却并不后悔,如果不如此坚壁清野,谁也能知道多铎的大军为了补充军需做出多疯狂的事来,通过吃人来弥补粮食短缺的事在明末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朱由检一出城便又在刘芳亮等的陪同下赶赴去了蒙城。

  这里是近卫军第三军第一兵团的驻地,也是防备多铎庐州西进江南的一块要地,同时又是可以随时侦知宿州、永城、归德等地情报最近的地方。

  朱由检不知道多铎会不会派兵来这里做试探性进攻,但他得在多铎来蒙城做试探性进攻前来到这里以亲自确定这个可能性会不会发生。

  十日后,已有陆陆续续来自北边的河南百姓出现在蒙城境内。

  已调为凤阳巡抚的曾经随朱由检南迁的官员詹事陈子壮此时也已赶到蒙城,开始着手接纳河南难民之事。

  而河南难民的大批到来,则也意味着清军多铎部离蒙城、凤阳一带越来越近了。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