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1章 酝酿新政_大明之崇祯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从大明皇帝朱由检驻跸南京后。

  整个南京城便没有一时一刻,没有络绎不绝的人往这座本就繁华的城市拥来。

  艳阳高照的南京天空下。

  能看见朝阳门、正阳门等各处城门都有无数的人在进进出出。

  从官僚士绅到贩夫走卒到倡优名姬,都因为帝王在这里,而齐聚这里,并想借此寻得一跃龙门的机会。

  北方的战乱似乎没有给这些人任何的危机之感。

  大多数也就真的是“直把杭州作汴州,西湖歌舞几时休”。

  当然,这种心理现象很正常。

  大明皇帝朱由检驻跸南京,在他们看来,这里就会一定很安全,也就陆陆续续地在这里聚集。

  一时间南京的地价房价飞涨,物价也在涨,但劳动力成本却在下降。

  但这丝毫不影响人们的热情。

  为引起大明皇帝的注意。

  南京城一夜之间便出现无数新的诗社乃至新的诗词文章。

  傅山、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张岱等江南名士都已抵达南京。

  宣扬自己的学术思想。

  这些人抵达南京自然引起一阵阵热潮,连带着朱由检都在密切关注着,命锦衣卫和东厂好生监视这些江南名士的一举一动。

  不过,真正让南京上层统治者们最为关切的则是七名内阁成员齐聚南京,进宫觐见陛下朱由检并商议新政之事。

  朱由检为使满足天下百姓士绅的望治之心,早已命礼部告示于天下。

  他将召集内阁阁臣商议改革之事,以此解决眼前之国计民生艰难之问题。

  朱由检已有旨在先,准予天下士子百姓议论国事。

  并命大明现今之危机又独到之见解者可呈递于任意一位阁臣,由阁臣上书,直达天听。

  这样一来,整个南京士林便就炸开了锅。

  晚明时期,便本就是言路大开之时,社会风气极度开发的时代。

  士民皆有议政之热情。

  而现在朱由检作为皇帝直接下旨征求他们的意见,他们自然是更加迫不及待地要向上面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

  朱由检这样做自然有让所有阶层的人都和大明共同进退之心,让全天下的人知道大明跟他们息息相关。

  不过,南京城也就因此更加热闹了。

  有狂悖书生大呼大明需重循古制,效法尧舜的。

  还有书生认为胡人流贼作乱实因吏治腐败的、

  也有书生认为天下糜乱,皆因农道不行,土地不均所导致。

  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

  总之,都在准备着向帝国的统治者们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和渴望中兴大明的心。

  但现在只有内阁次辅高弘图和东阁大学士路振飞和东阁大学士张慎言在南京。

  因而,每日踏破他们府邸门槛的人可谓是门庭若市。

  但因圣旨在先,他高弘图和路振飞以及张慎言只能耐心地将各书生的意见都收下,直到上朝会的前一天才闭门不出。

  这一日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