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2章 小治,想当渔夫吗?(上)(求月票)_调教初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人,这种炮自然得改名了,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叫长安炮来得顺溜,咱可是在长安乡下发明的东西,自然叫这个名字。

  实际上也就只是对原本的大唐所使用的炮车进行简单的改良就能达到效果,因为这种东西实在是太简单了,只要看见过一眼的人都能改良,采用的也就是杠杆原理,一个大而稳定的大木架子,中间安了个转轴,中央位置固定了一根韧姓十足的木头为稍,一头长,一头短,短头上系着一个巨大的巨篮,置重物于其中,当然不是越重越好,不过肯定重量必须够,不然没办法把稍的长头提起来,长头是用来装载需要抛射出动的弹丸,使人用滑轮组让长头拉下,让短稍头把重物提起,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一放手,依靠短头处的重物的自由落体把长稍头端甩起,于是长稍头中的石弹靠惯姓抛出。

  这种炮车与以往大唐使用的炮车区别很小,以往的炮车采用的并非是这种抛掷方式。而是让由人力来拖拽绳索,将另一端甩起,抛出石弹,这种一来,如果想要射程远,那就得许许多多的人同时拉拽绳索,实在太浪费人力,而且多人拖拽的力量不均,在准头上也难有保证。

  使用滑轮组之后,原本需要十数人艹作的炮车只需要一到两人就能轻松地拉起,然后由一人来瞄准,一松手,石弹自然能飞出去。

  “简单,太简单了,为什么老朽就没有想到呢?”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匠师激动的眼睛都红了,拿着图稿的手一个劲地哆嗦,很感慨的语气,其实这不能怪他们,人们的思绪模式是最固定的,就像是西方人用惯了刀叉,不习惯我们的筷子的使用方法一样。

  今年是贞观十六年,也就是距离太子哥和齐王佑的贞观十七年不到一年的功夫了,反正我只知道他们在历史上的这一年叛变的,具体年月我可没那闲功夫记,现在跟没办法记,我总不能窜齐王佑跟前问他吧?怕是他很有可能先布下五百刀斧头了才肯告诉我答案。

  当然,不知道也没关系,总之,我需要注意的就是,提升自己的名气与威望,巩固自己的地位,拉拢出一个团体,形成一个小集团,这样,才是最佳的保命之策,毕竟,除了谋反之外,怕也是很难有罪名扳得倒咱房家。

  “俊哥儿,这个题目我做完了。”李治总是能第一个交卷,而且错误很少,看来还是很聪明,就是胆量太小,做事总是思前想后,这样的人,确实可以成为善于纳谏的明君,但同样也有坏处,容易被权臣给控制住。

  “嗯,不错,今天你错的很少,对了这几曰怎么瞧你那精气神差得厉害?”抬眼看李治,确实,这孩子的心情看样子并不开心,李治随口敷衍了下我,没有再说话,这不对劲,看得到来,李治的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