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4章 稿费:一种新的收入来源(下)(召唤月票)_调教初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举,以期来曰有养家糊口之资呢?”

  这点我也很明白,一个靠友人或者是亲朋的捐资,还有的甚至变买家业,以期凑齐路费,来长安谋一条安身立命之路,不过,像这样的士子何止千百,经常很多贫寒士子流落在长安,最后,命运好一些的,受到某些达官贵人的赏识,成为他们的门客,或者被推举做官,又或者,在长安里为了养活自已,不得已,去做个帐房,又或者有些口才好的士子干脆就当起了说书的艺人,这我可是亲眼目睹的。当初我让李恪帮忙找第一批读书人我好进行培训的时候,其中就有不少的寒门士子,就是为了填饱自个的肚子,有衣物遮身,迫于无奈只能来做说书的艺人。

  听了我所言,王义方垂下了头,眉头皱得紧紧地,看得出,他也不好受,“嗯,房大人以稿换筹之策,倒也是一个能让寒门士子有劳而获的生存之道,不过,王某现既已为朝廷之命官,家用足矣,此番心得,不过是欲与天下有识之士共同论解先贤尔,所以,还望房大人把此钱帛留给更需要他的人。”

  “唔,王大人不愧是我辈之楷模,光是这份胆气,就非是常人所能及之。”边上的李恪禁不住击节喝了声彩,靠,打啥子岔,没见我这儿还没完吗?

  恨恨地瞪了一眼,李恪作了一个无辜的表情,边上的李治朝我挤挤眼,那意思是王义方怕也就是这么个人了,俺一王爷都搞不定,您房大人能搞得定不成?

  “不知道王大人可曾听过了个关于孔子如何看待弟子赎买奴隶的故事?”没事,你不想拿稿筹,咱还有办法,你不是一天倒晚自喻为儒学先锋,孔圣人的隔代子弟吗?今个,我非要让你口服心服不可,也让这俩位王爷见识见识博学多闻,饱读诗书的房府之二男的儒学大家的真面目。

  “孔子的弟子赎买奴隶?”这边的李治也好奇地凑到了跟前来,对于这个故事很是好奇。“孔子还干过这事?”

  王义方皱起了眉头:“王某似乎曾经见过这则故事,不过天时曰久,想来已然记不起具体的内容了。”

  “哦,还真有此事,俊哥儿快快说来,为兄也想知道,这事能跟王大人的事扯上什么关系。”李恪笑道。边上的李治也用力地点了点头,很想听听我能忽悠出啥子来。

  没功夫理这俩个家伙,我朝着王义方正色道:“当初战国的时候,有这么一个事情,就是如果在别的国家看到自己国家的奴隶或者战俘什么的,商人们可以出钱买回来,之后国家再给商人返回钱款。孔子的一个弟子,这名弟子,房某也忘记了是子路还是子贡了,就是这位弟子在国外看到了一个本国的奴隶,他给买回来了。他很有钱,道德也比较高尚,于是他没有管国家要钱。本来他以为孔子会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