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94章 瞎猫撞上的死耗子(呼唤月票)_调教初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将主要劳力抽去当兵,这样一来,这一家还活不活了?不活的话,这些人是很有可能会成为社会的动乱源,所以,这也算得上是这个时代的帝王的良苦用心,古代王朝的政治机构的用意也够细密的。

  大唐规定,只在上等中等之家,但凡有自己愿意当兵的,由政斧挑选出来,给他正式当兵。当兵人家的租庸调都豁免了。这是国家对他们的优待。此外则更无饷给,一切随身武装,也许军人自办。这样的人家集合上一千二百家,便成一个府,府就等于现在的军区。

  若果某地是军事要地,便在那地方设立一个府。募招上中等人家壮丁籍为府兵。这种府的数目,有时多,有时少。现今大唐全国共有六百余府。若假定这六百余府都是中府的话,那唐代全国便有六十余万军队,大概最少也有四十万。而这四十万乃至六十万的军队,并不要国家一文钱,一粒米来给养,因为他们自己有田有地。他们一面保卫国家,一面还自立生产。

  而眼下,大唐的兵制开始产生了变化,那就是军事学院的出现,将原本的府兵制,正逐渐地向募兵制转变,当然,这个转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由国家的财政来养兵,其实也是一种双赢,募兵者,家中的税赋是减半,也就是说不会向府兵一般全额免除,但是,招募的职业兵的所有装备都是由国家统一提供,不再由私人自己负责和掏钱。

  另外,此外已经有了相当勋位的军人,正因为勋位仅仅是一种荣誉,并不与实职官员一般,换言之,他还是一个兵。而于是政斧要员,有时还要派他去服力役,给差唤。因此勋位在身,不为荣而转为辱。倘使别人称呼你勋位如校尉、副尉之类,已不是一种尊敬,而成了一种讥讽了。武官的勋名被人看不起,军人的地位也就堕落了。

  另外还有一点相当的重要,府兵大都是殷实之家的子弟,他们的衣服、马匹、兵器,都是自己置备制造随身携带去的。

  因为他们田地不需要纳租,又不要向国家当差服役,所以有力量自备武装,长短肥瘦当然称身,刀枪轻重,也能配合他的体力,马的姓格也懂得,他的生命要靠这些的,前途立功,也要靠这些,所以一切衣甲、兵器、马匹都很好,很讲究,很精良,这也是其他军人所不及之处。

  而且那些府兵,仍恐国家薪饷不够用,随身还要带点零用钱。唐代用绢作币,大家携带绢匹,可到了边疆,边疆的长官、营官们就会说:你们的绢匹该交给我,存放在储藏室,待需要时再领取。于是故意叫士兵们作苦工,一天做八点钟的,要他们做十点钟,吃睡都不好,处处折磨他,希望他死了,可以把他存放的财物没收。

  而如今,大量的,经过了严格培训的职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