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三章 树大招风_鸡飞狗跳的农门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贾叔叔,既然王爷想要棉衣,那他有没有明示,怎么个价位购买呢?”

  贾岩瞧了瞧小姑娘,笑了笑,然后比划了一个手势:“嗯,六分银。”

  六分银也就是六百个铜钱,光光皱了眉,她在心里算了下,一套棉衣最起码得用三斤棉,就按照自家现在卖出去的价格算好了,也得二三百文钱。

  而将士军兵的装束,外面是铠甲,里面的棉衣布料并不是劣等粗麻布,都是细棉所做,因为粗布不耐用易破,使用寿命短。

  棉布价格并不低,做一套衣服也得三四百大钱,这么一合算,还有人工缝制,针线什么的,那做一套棉衣六百文钱肯定就是不够的。

  光光疑惑不解的问道:“贾叔叔,咱们也不是外人,用不着一直兜圈子,你能不能告诉我们,王爷为什么突然要我们韩家来做棉衣,而且,这是个赔本买卖,怎么看我们家都不应该答应的啊。

  我算了下,一整套细棉冬衣的成本最起码得八九百文,要是加上鞋子之类的那可就得一两多,你们这六百钱也太少了。”

  就这还是自家棉花走平民路线,卖的并不贵的原因才八九百文,要是在以前,就是一两你都做不来一套加棉絮的棉袄棉裤。所以这也是封建社会路有冻死骨的原因之一,穿不暖,吃不饱,苛捐杂税太多。

  贾岩赞赏的向光光投入了一个肯定的眼神:“你算的账是不错,可是你要懂得树大成林,林大招风,风大必催林的道理。你家的棉举国闻名,就是当今圣上都有所耳闻,他更是有意要钦点你韩家做棉絮特供使。”

  韩得平虽然不明白这特供的含义,光光却是全身一震,这个所谓的特供,其实就是向皇宫或者朝廷上供东西。

  会有采买司的官员过来跟你接洽,就相当于是把东西卖给了国家朝廷。

  可是这个鸡肋的朝廷采买司,光光可是有了解的。

  比如在后世里,她就知道唐代宫廷采购,一般采办员多由太监充任,一开始是克扣斤两,后来觉得真麻烦,干脆出动几百人沿街巡视,看中啥货,立马拿走,随便给点啥。

  像白居易《卖炭翁》中就写的是宫市之恶,可怜的卖炭老头,1000多斤木炭,被几个凶恶采办员强买强卖,“半匹红绡一丈绫”就打发了。欺民强势,不等值交换,这不就是赤裸裸的打着朝廷官府的名字在强抢嘛?

  也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是那么残暴昏聩的。

  像明朝草根皇帝朱元璋,曾经人生苍凉,所触多是白眼。孙承泽《天府广记》中就曾记载,在洪武元年正月初八,老朱同志就发出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光禄寺采购货物时,需维护群众利益,从优给价,比民间交易价多出10文。比如猪肉、水果,假使市场价1斤是35文,光禄寺购买则需45文。

  皇家采办支付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