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八章 没人逃得过甚香定律_大明优秀青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了天津卫的港口,一箱子一箱子的东西开始往京城运。

  据江湖传言,虽然宝船运回来的箱子都不算太大,可是分量极重,压得板车都嘎吱嘎吱的响,后来更是有人亲眼看见有个车子因为装得太多被压得散架,摔下来的箱子里面滚出了黄澄澄的金块,明晃晃的都能闪瞎人眼!

  再然后,一股不知道从哪儿传出来的消息说皇帝跟满朝文武勋贵们都急了眼,把许多朝堂上的大臣们都给罢了官,就是打算逼着这些人同意让百姓迁移到大荒。

  而这个消息,很快就得到了证实——朝堂之上确实有许多官员莫名其妙的就被罢官回家了,就连报纸上发布的朝堂公文里面都有某某官员被暂时免职、另有任用的字样。

  紧接着,报纸上又刊登了杨少峰的署名文[八一中文网]章——《大荒是上天赐给大明的宝地》。

  江湖传言,六首状元杨少峰因为这篇文章被朝堂上的众多大臣们围攻,所以只能躲在杨家庄子里不出来。

  再然后,大明最敢说话,当初曾经喷过皇帝、朝堂、军府、内廷的铁面御史邓真公开在报纸上替杨少峰发声,表示应该开放大明百姓迁移的权力,让百姓可以自己选择去大荒还是去其他地方,比如辽东或者奴尔干都司。

  各种有鼻子有眼的传言满天飞,哪儿传出来的不清楚,慢慢的越传越邪乎,直到永乐二十三年三月,连续传了好几个月,整个朝堂上面扯皮也扯了好几个月的事情才终于落下了帷幕:

  大明皇帝朱老四乾纲独断,允许百姓出海移民到大荒,并且跟辽东和奴尔干都司一样,每人都能分到一百亩的永业田,田里无论有什么东西,都归百姓自己所有。

  最后这句无论永业田里有什么都归百姓自己所有,顿时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如果就是普通的良田,还需要特意标注这么一句话?

  扯蛋!

  和当初的邸报一样,做为当今朝廷喉舌的报纸,上面的每句话每个字都值得反复推敲!

  如果说报纸上面的消息还只是点了一把火,那顺天府有几个小吏辞官不做,要求出海去大荒的事情则是又在这把火上浇了一桶油——“去大荒,挖金矿!”

  这六个字仿佛有着莫名的吸引力,那还没有分到地的,嫌家里地太少的,或者干脆觉得自己家太穷,想要搏一场富贵的,都一窝蜂的跑到了官府去登记移民。

  ……

  文华殿里,夏原吉感觉自己心现在是痛,并快乐着。

  因为想要迁移到大荒的百姓足足有十万余人。

  可是想要运送十万百姓去大荒,就算把大明所有的宝船全部都算上,一次最多也只能运送两万人,按照一年运送两次来计算,也足足需要两年半的时间才能把这些人都给送过去。

  而这只是一个停留在纸面上的理想数据。

  宝船负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