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三章 我为大梁立过功!!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功劳,一定能升官,我想让你做佐官,看来是不成了。”

  李笠却说:“郎君说笑了,卑职犯了大错,不被严惩就不错了,如何奢望升官?”

  萧勤和柳偃觉得不可思议:“怎么就犯了大错?谁胡乱污蔑人!”

  李笠看着街上打出荆州军旗号的士兵,知道自己挟持湘东王世子一事必然要有个说法,那么随着台城之围解除,说法恐怕快要来了。

  就在这时,身后有一队士兵接近,分开人群,向李笠这边走来。

  带头的,是板着脸的羊鹍和李朗,李朗手里还拿着镣铐。

  萧勤和柳偃见状惊呆了,却听羊鹍大喝一声:“李笠!”

  李笠见是这两位来找他,还如此‘行头’,心中明白大半,但萧勤和柳偃懵懵懂懂,只道李笠被人污蔑,要“含冤入狱”。

  旁边看热闹的人们,见状纷纷让开。

  羊鹍继续说:“你挟持宗室贵胄,对湘东王世子大不敬!如今本将奉命将你锁拿入狱,听候发落!”

  李朗随即上前“锁拿”李笠,李笠见着这位不住对自己使眼色,只叹“城里套路多”。

  “幕后导演”怕他误会,所以特意派这两位带队抓人,那么他也得识相些,演戏要演全套。

  李笠被李朗‘锁拿’,见旁观人群如同见鬼一样看着自己,‘奋力’挣扎起来:

  “我为世子打过仗,我为大梁立过功,我要见殿下,我要见陛下!”

  。。。。。。

  秦淮河口,靠泊码头的船只正在卸粮食,这是来自长江中上游荆州的船队,奉命向建康输送粮草。

  共计二十万斛,能缓解官军的燃眉之急。

  随船督运的王琳,登岸后打听起时局来,船队在采石靠泊时,他就得知台城之围已解,却不清楚具体情况。

  前来办理交接的一名荆州军军吏讲解起来:“如今,逆贼尚未离开建康,还占据石头城负隅顽抗,不过据说已经上表请罪...”

  台城之围已解,指的是勤王军从东面突破叛军拦截,收复东宫,和台城连上了,但是,之前围攻台城的叛军依旧势大。

  盘踞台城西侧、江边石头城一带,负隅顽抗。

  而且,叛军还攻占了下游江北广陵,如今据说要“戴罪立功”,撤到江北,为朝廷守淮南。

  这种鬼话没人信,但是叛军人数众多,实力犹在,朝廷急切间无法将其消灭,加上官军的粮草供应也颇为紧张,所以目前建康依旧在打仗。

  战场在台城和石头城之间。

  不过台城解围,意味着叛军在建康待不了多久,迟早是要撤的,大概再过得一阵子,建康就能太平了。

  王琳听得明白,松了口气:台城解围就好,不然一旦侯景得逞,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他在半路听到个消息,那就是率军勤王的湘东王世子,被鄱阳王世子帐前效力的东冶监作李笠挟持入台城。

  这消息是勤王的荆州军中军吏所说,王琳听了之后不敢相信,不敢相信李笠居然敢做这种事,所以抵达建康后,旁敲侧击打听起来。

  那吏员回答得倒是爽快:“将军,这件事朝廷已经做出处置,凶徒已被有司锁拿入狱,要受严惩!”

  “严惩?!”

  王琳闻言紧张起来,却听那吏员说:“不过,据说此事是情有可原,所以,湘东王世子为那人求情。”

  “鄱阳王世子也求情,最后,皇太子也为那人求情,据说,天子看在皇太子求情的份上,很快就赦免罪过,把他放出来了。”

  “是么?皇太子求情...原来如此。”

  王琳很聪明,琢磨出这一捉一放后面的意义,道了声谢,向前走去。

  走着走着,笑着摇摇头:“亏你也想得出,居然挟持世子,也不知是如何做到的...”

  确实,王琳实在想不通李笠是如何挟持萧方等成功,然后还能躲过荆州军诸将兴师问罪。

  更想不通,李笠挟持萧方等意欲何为。

  所以,他要找李笠好好谈一谈才行。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