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惊喜(续)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供鱼获,现在额外捕捉一些乌鳢,又算得了什么大事?

  柳偃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但现在闹出“鱼腹藏书”,麻烦就来了。

  这件事必然上报朝廷,到时候他可能会被清流讥为牧守地方不恤百姓,以至于为了一饱口福,逼得一尾得道之鱼“舍身饲虎”。

  若有如此讥讽,真是太难听了,就算把李笠‘正法’,这讥讽却不会消失。

  柳偃出身名门河东柳氏,又是天子女婿,不能接受这样的声誉污点,所以很快就有了计较。

  这帛书到底是谁写的,实际上不重要,重要的是上达天听后,天子想要什么真相。

  柳偃正琢磨间,堂下官吏们看了鱼腹诗,一个个惊讶不已,同样为这首七言诗的内容震撼,细细品味着其中意境。

  都在琢磨:是鱼写的?是人写的?

  梁国崇佛之风兴盛,谁也不敢否认游鱼能够得佛法点化,由此得道、修因果,但也不会想不到有可能是眼前这鱼梁吏搞鬼。

  片刻后,柳偃征询几位主要佐官的意见。

  几位佐官都知道乌鳢之役因柳偃而起,但他们也不认为是什么大事,毕竟事出有因,况且士族子弟、当朝驸马想吃些乌鳢,这算什么事?

  结果却出了“鱼腹藏书”,这突发事件无法遮掩,所以得赶紧“亡羊补牢”,把坏事变好事。

  事情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天子知道后,想要什么真相。

  当官的人都不会是蠢货,几位佐官想通利害关系,一起陈情,建议应了鱼腹诗作者的请求,免了乌鳢之役。

  这是做台阶让上官好表态,没有谁不长眼,敢这时候挤兑上官。

  佐官们如此识相,柳偃很满意,思索片刻,看向李笠,缓缓开口:“李笠。”

  等得有些无聊的李笠,闻言赶紧回答:“小人听令。”

  柳偃温和的说:“你既然有得道之人托梦,那本官必然从善如流,乌鳢之役免了,本官断你无罪。”

  出了一身冷汗的吴吏曹,听了内史的话,只觉死里逃生,几乎喜极而泣。

  从一开始就紧张得不行的刘德才,闻言长吁一口气,心中感慨:老李呀,你家可躲过一劫了....

  一切如计划开始、发展、结束,李笠准备的惊喜,确实让郡廨上下‘惊喜’不已。

  但他不忘行礼,向上官叩谢。

  佐官们齐齐称赞“府君英明”,柳偃点点头,又说:“来人,将这尾乌鳢好好...送到寺里,好好安葬。”

  “至于已经交上来的乌鳢,活者悉数放生,死者,一并送入寺里安葬。”

  。。。。。。

  鄱阳城南,鄱水边上码头一隅,一艘小船上,李笠和两个发小蹲在船篷遮挡的船舱里,看着眼前一小堆铜钱。

  李笠面色平静,梁生和武祥却很激动,面前的铜钱,为卖鱼所得,共计九百六十文,总重约十二斤。

  卖的鱼是什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