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 宏图伟业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正驰骋来,就不在人世了。

  本来,这份大礼,千里马是要上呈伯乐的。

  按李笠在信中所说,十余年前,乐安发现水铜,朝廷随后以胆铜法提炼水铜,产量逐年增加,成为重要的财源。

  李笠判断,乐安地区之所以有富含“水铜”的“蓝水”,一定是附近地区有丰富的铜矿,矿石被水溶了些许,才会有水铜出现。

  水铜含量这么多,可想而知真正的铜矿石多到何种地步。

  于是,李笠派出队伍,在乐安地区不断勘探,希望能够找到真正的矿脉。

  这一找,将近十年。

  当勘探队摸清楚矿脉的时候,先帝遇刺身亡,皇太子随后也伤重去世。

  如此一来,李笠好不容易备下的大礼,不知该如何处置。

  朝廷财政捉襟见肘,如能开发这个巨大铜矿,可谓久旱逢甘霖,可李笠耗时近十年才备下的大礼,送出去,好歹要有像样的回报。

  列位辅政大臣之中,唯有“录尚书事”的鄱阳王萧范,和李笠关系较近,之前也有过“合作”,所以,这份大礼,送到了萧范手中。

  作为对应的回报,李笠希望自己能安心在徐州厉兵秣马,扩编军队,为将来的北伐做准备。

  当那一天来临,李笠希望自己能作为实际上的北伐军主帅,率虎狼之师,统一天下,青史留名。

  至于挂名主帅,当然由朝廷来定,统一天下的第一大功,当然属于挂名主帅。

  言外之意,就是李笠表明态度,若日后萧范或萧嗣作为主帅北伐,他愿为马前卒。

  很划算的交易,萧范没有理由不答应,没有理由怀疑什么。

  李笠出身微寒,在朝中毫无根基,不得士族、官宦人心,除了他父子,不会有宗室重用李笠。

  而李笠在地方任上,想要有一番作为,须得朝中宰辅鼎力支持。

  能给予真正支持的宰辅,除了他,还有谁?

  李笠所受先帝之恩,已经还了,所以...

  所以当他父子迈出那一步时,对于李笠而言,并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否则,也不会把这件大礼送来。

  幼帝是坐不住位置的,大权迟早要被人抢走,而手握大权者,必然会清除异己。

  萧范知道如果自己成不了手握大权者,就会成为被清除的异己,所以,无论一开始有没有想过,最后,也必然只有一个选择。

  而现在,朝中还有谁能与我抗衡?

  萧范越想越激动,现在,他距离那个位置近在咫尺,可越是这样,越不能急。

  真要坐上去,还得想办法解决这一团糟的局面,想办法除去隐患,想办法控制地方。

  而有了那个巨大的铜矿,这一切,都不是问题,有了钱,有了粮食,他可以编练军队,对内压制任何意图不轨之徒,对外开疆扩土。

  “真是一份大礼,不得了的大礼。”萧范自言自语,将信收好,然后锁进铁匣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