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九章 福利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宿舍区,目的也是一样的。

  吏员们不需要卖命,但需要卖力干活,也不能有后顾之忧。

  后世的一些公司,为了让员工安心加班、创造更多利润,会提供宿舍(或住房补助)、工作餐(或餐饮补助),以及通勤班车接送(或交通补助)。

  种种措施,都是要降低员工为公司卖命的生活成本,加上合理的薪酬、奖惩制度,以及职务晋升空间,就能保证员工的干劲以及忠诚度。

  也大幅增加了其他公司挖墙脚的成本和难度。

  然而老板不会白白花这些钱,享受了这些福利的员工,必须加倍卖力的干活。

  李笠在兴平坊里转了一圈,对楼房、平房的建筑质量很满意,对于各种配套设备和服务,也很满意。

  吏员们若搬进来住,能极大节省生活成本,这一点很关键,因为许多吏员的收入微薄,只能勉强度日。

  李笠仔细调查过,发现寻常小吏靠着“工资”,只能养活自己,攒不了多少钱,因为日常开支当中,住的开支占了大头。

  寒山工商业发展很快,经济繁荣的同时,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在南北二城暂居,直接推动了房价、房租上涨。

  寒山是新出现的城,小吏要么是外地人,要么是彭城被淹后无家可归的本地人,在寒山只能租房子住,他们的微薄收入,要被房租分去大半。

  这一处境,李笠能理解,无论是那一世还是这一世。

  所以,当宿舍区投入使用,小吏们搬进来住,房租这一沉重的负担就会消失。

  与此同时,他们也从生活环境上,脱离了自己的宗亲、同乡生活圈,进入了体制内的生活圈。

  因为左邻右舍,都是公廨吏员,相互间是同僚关系,而不是亲党、乡党。

  或者,有的吏员并无宗亲、同乡,独自一人或者带着家人生活。

  却因为囊中羞涩,不得不屈服于现实,屈服于房东、债主、各种恶霸。

  现在,搬入宿舍区,进入“体制内生活圈”,生活成本降低,好歹手头宽松些,家人安全有保障,不会被什么人要挟、欺负。

  他们和家人依附于体制,不被宗族束缚,不会被地头蛇欺凌,家庭生活被宿舍区的生活所影响,人际关系大变。

  久而久之,就会被体制同化,很难主动离开。

  这就是变相的人身依附,区别在于,由依附宗族、大户,变成依附体制。

  这不是李笠的臆想,军府宿舍区的出现,让来自各地的兵卒及其家属,在长期的聚居之下,形成了新的“社会群体”。

  他们在军营里是同袍,战场上是生死与共的兄弟,平日生活是左邻右舍,而家属因为军府安排就业,多为同事,所以关系密切。

  他们脱离了同乡、同族的关系网,以军人、军属的身份,在寒山形成了新的社会群体,对体制形成了依赖。

  对彭城公,形成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