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年_乱世栋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试入仕、当官,又如何愿意恢复九品中正制?

  所以,士族官员们心中再怎么不满,又能如何?

  第二个决定:从今年开始,正式在官学推广“拼音法”,给字注音,其音,为雅言正音。

  “拼音法”经过无数学者的完善,已经“正式定稿”,可以全面推广,朝野内外早有心理准备,都认为这样的改革很有必要,所以诏令宣读后,并无什么波澜。

  第三个决定,科举考试改革,在县试、州试、省试的现有三级考试之上,增加“殿试”,主考官为皇帝。

  参加殿试的考生,是在省试里脱颖而出的南、北榜士庶考生。

  在其入仕待遇不变的前提下,若能通过殿试,可入新设“翰林院”,任“翰林编修”,于禁中任职。

  历练一段时间后,由吏部铨选任官。

  这个决定看上去好像没什么特别,但意义十分重大:

  殿试中选的考生,等同于天子门生,前途一片光明。

  而入翰林院任翰林编修,就是直接到皇帝身边当侍从文官,一旦被皇帝看中,接下来,就能平步青云。

  这可是多少人挤破头都抢不到的机会!

  第四个决定,对于违法的文武官员之处置,除非谋逆、弑杀父母等不赦重罪,否则慎用死刑,改为流放三千里:

  流放地在岭南,桂州、广州或者交州。

  视罪行,分为一人流放,直系亲属(妻、子)陪着流放,举族(三族)一起流放等等,刑期各有不同。

  这么一改,意味深长:对于许多人来说,意味着一旦在官场上“犯事”、“倒霉”,还有死灰复燃的机会。

  虽然流放岭南那烟瘴之地,和死差不多,但好歹还有一线生机,毕竟只要人在,就有希望。

  或许熬个几年,熬得朝中形势变化,自己还能回来。

  所以,被政敌赶尽杀绝的可能性降了一些,不过,保不齐在流放途中“暴毙”,亦或是死于流放地。

  但即便如此,有苟延残喘活下去的机会,总归比直接被砍头好得多。

  第五个决定:门下省、中书省正贰长官,如尚书省八座尚书一般,实行任期制,七年一任,不得连任。

  却可以流转:卸任尚书省八座尚书,可以流转至门下省、中书省任职,当然,也可能是外放地方。

  具体怎么流转、选举、外放,自有相关制度。

  而之前作为八座尚书议事会议副手的“参议”,此官职正式定下,为三省主贰长官、八座尚书的“候选人”之一。

  这个决定,不是李笠突然定的,事前经过长时间的酝酿、讨论和铺垫,所以许多高官之前就已经知道。

  现在宣布,算是定调。

  比起前面几个诏令,这个消息,才真的让满朝文武精神抖擞。

  楚国以群相取代独相(尚书令,或者录尚书事之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主贰长官,就是宰辅级别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