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一十五章 决一雌雄_三国之暴君颜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间,袁尚的局势大为不利,他不得不亲率大军,北上幽州,前去抵挡自家兄长的进攻。

  河北大地上,袁谭与袁尚再次陷入了你死我活的血拼之中。

  而根据司闻曹的情报,此时徐州的刘备,也正在往沛国一带增派兵马,看样子明显是想趁着袁尚无暇南顾之际,准备向袁尚据有的兖州下手。

  北方战事再起,雍凉方面也不太平。

  武关一役,曹操失却武关,损失了宗室将领曹洪后,忌惮于颜良实力,便只能哑巴吃黄连,自认倒霉,被迫默契的与颜良达成了停战。

  息兵后的曹操,兴兵再入凉州,就在颜良与孙权相持的这数月间,攻克了凉州刺史部所在的姑臧城,一举击杀了韩遂。

  韩遂一死,西凉最大的一路军阀就此烟灭,其余尚负隅顽抗的残存小诸侯,纷纷向曹操投降,以保全性命。

  曹操因此一举荡平西凉,旋即又挥师南下,前往征伐逃往祁山的马腾一族。

  那马腾、马超父子退守祁山后,向汉中张鲁求援,先前时张鲁还在观望,后当曹操灭了韩遂,亲统大军南征祁山时,张鲁才感觉到了唇亡而齿寒。

  于是张鲁便派其弟张卫,率万余汉中兵北上祁山,以援助马腾对抗曹操。

  马腾父子在张鲁的协助下,兵势复振,遂是一面据住祁山险要,一面派人结连羌人,欲顽抗曹操的征伐。

  当时间进入冬季,颜良与孙权的相持,达到最后阶段时,曹操也在祁山一线,与马腾、张鲁的联军形成对峙之势。

  柴桑一线,正如颜良事先预测的那样,入冬之后,孙权开始为粮食所困。

  尽管秋收的收成方面,江东风调雨顺,算是丰收,但秋收的粮食,不但要供给江东百姓过冬之用,还要养活孙权不事生产的**万大军,以及柴桑一线的三万多百姓。

  这也就是说,孙权以区区扬州一地,就要供养十余万不事生产的人口,一直要等到下一个秋收。

  所以说表面看起来,江东的各处粮仓堆积如山,但孙权如果因此而大肆的挥霍的话,他的存粮很可能支撑不到明年的秋收,到那时,他就不得不再从百姓的粮缸里强行再征,如此一来,势必会引起江东人心怨恨,甚至还会激起民变。

  老巢倘若是出了乱子,对孙权所造成的打击,便将比一两场的战役失利,还更要孙权的命。

  颜良则不然,如今他拥有两州之地,北方统治区基本没什么战事,而且他还有屯田的优势,以两州之民来养七八万的军队,根本就不成问题。

  所以颜良原本一点都不急,他大可以任借着充足的粮草,拖也能把孙权拖垮。

  但是现在,北方战事的再起,以及曹操即将完成对马腾的剿灭,使得颜良意识到,他必须在加快灭吴的进程,以便能及早腾出手来,对付北方的强敌。

  于是乎,颜良和孙权,在入冬后的第二个月,思想上达成了空前的一致。

  战!

  是日,上游发来急报,甘宁所率的一万车船舰队已过夏口,一天后便将抵达樊口。

  收到了这个消息的当天,颜良遂亲笔写下一道战书,派人送往给孙权。

  战书之中,颜良只写了八个字:

  三日之后,决一雌雄。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