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 加征辽饷_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祯元年就要加征的辽饷,还是开始加征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

  不说西北农民起义,不说西南的安奢之乱,更不说张斌这福建剿海盗的事。光算算辽东现在的军费支出就知道了。

  辽东当时定下的粮饷,步卒每月粮一石,银一两五钱,骑兵每月粮一石,银二两三钱,牧草折价七钱,如果把米再折算成银子,不算其他军费支出,光是粮饷,步卒每月二两五钱,骑兵每月四两。

  那么辽东这会儿到底集结了多少大军呢,蓟辽督师麾下,蓟州镇、山海关、关宁锦一线,还有山东登莱一线,还有东江镇,共有蓟州边军五万余,辽东军十万余,关宁铁骑五万余,登莱水师步足总计三万余,东江军十万余。

  当然,这都是各军将领自报的数量,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多,其中水分最少的应该是辽东军和关宁铁骑,崇祯朝多次实数,这两支劲旅总兵力都在十三万左右,水分有一点,但是不多,水分最大的应该是东江军,袁崇焕实数了一次,总共才两万八千人。

  但是,不管实的还是虚的,这些军队报上来的粮饷,朝廷还是要支付的,不支付很有可能会出事。

  按报上来的算,步卒二十八万余,骑兵五万余,每个月应支付的粮饷就是七十万加二十万共计九十万两,一年就是一千零八十万两。

  各军将领报上来了,如果朝廷不支付会怎么样呢?

  有的虚的的厉害,比如东江军,他们本来就是抱着能骗多少就是多少的想法,你不给他也不会怎么样,只会继续催。

  有的虚的很少,绝大部分都是实的,朝廷不支付,那就不得了了,因为,拿不到粮饷的士兵很有可能会兵变!

  崇祯元年,宁远兵变就是因为朝廷拖欠粮饷。

  其实,辽东兵变并非单只有宁远,袁崇焕是拿着银子去吧宁远十三营兵变平息了,但是其他地方又起了兵变。

  比如,蓟州镇的东游兵和榆木岭、白羊峪援兵营就伐木立寨,服蟒竖旗,大书“赤心报国,饥军设粮”八字,高声怒吼,不给粮饷,就要反了!

  崇祯能有什么办法呢?

  张斌才给他送来多少钱?

  高采和陈尔翼那里,抄没贪腐所得一百余万两;

  月港两万亩地租给商户年数不等,总计五十余万两;

  剿灭各路海盗,先后上缴贼赃一百九十余万两;

  消灭盘踞在东番的荷兰和西班牙守军,缴获一百余万两;

  崇祯元年的船引所得八十五万两;

  崇祯元年月港税赋所得五十余万两;

  加起来总共五百多万两,差不多,抵消了一年的辽饷。

  但是,到了崇祯二年,张斌能上缴的唯有月港的船引和税赋所得,这百来万两对于辽东庞大的军费开支根本不值一哂,面对雪片般的催饷奏折,崇祯被逼的没办法了,唯有遵循万历四十八年旧制,加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