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2章 天工不开物_扛着AK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图纸,锦衣卫的人就是不给他。

  是以为了科研事业,他才火急火燎的只身从江西来到了这里。

  “不不不,宋老,本候请您来可不单单是为了蒸汽机。

  我听闻宋老写过一本叫做《天工开物》的著作,不知可有此事?”刘鸿渐闭口不谈蒸汽机,毕竟那玩意儿太复杂太遥远了,就算是面前的这位大爷,估计也得研究个几年。

  “侯爷竟然还知道这本书吗?”宋应星大惊失色!

  《天工开物》耗费了他数十年心血,本想着能造福大明,可他拿着手稿四处找印刷作坊刊印却屡遭拒绝。

  商人们的回答皆是众口一词,没有市场!

  不论是农业还是手工业,皆是穷人的活计,他们连大字都不识,穷的饭都吃不上,哪有余钱来买书?

  更何况由于大明户籍制度的桎梏,工匠的传承皆是父子口口相传,木匠一辈子只干木匠,铁匠一辈子只打铁,农民则一辈子种地。

  这还用你教?

  不得已老宋头,变卖部分祖业,自己出银子刊印了数百本,可依然是无人问津,如今那堆东西堆放在老家祖宅已经好几年,都快发了霉。

  一个上战场杀鞑子的侯爷竟然听说过他的书,如何不让宋应星吃惊?

  “宋老的大作本候当然听说过,本候看了啊,那是如雷贯耳,惊为天人!”刘鸿渐好听话那是一套一套的,他得给人家留个好印象,毕竟以后还有好多活儿等着宋大爷做。

  “哈哈,侯爷谬赞了,不知侯爷对拙作的上篇感兴趣,还是中篇,亦或是下篇?”宋应星被人夸的两眼放光,像是找到了知己般。

  也无怪乎他这么兴奋,《天工开物》几乎耗费了他一生的心血。

  只上篇便讲述了农垦、粮食作物栽培、衣服原料加工、植物染色、谷物加工、盐的生产加工、以及如何种植甘蔗并提取蔗糖、如何养蜂取蜜……

  中篇按后世则属于工学范畴,陶埏、冶铸、舟车、锤锻、燔石、膏液、杀青……

  下篇……

  这里哪一项都要耗费他大量的精力去实验、去取证,甚至为了品鉴各种蜜蜂的蜂蜜有何不同,他专门跑了好几座山去偷蜂蜜。

  哪次不是被蜇的皮青脸肿?

  此有万般苦楚,不足为外人道也!

  他付出这么多倒也没什么感觉苦的,毕竟都是为了科研,然而到头来书刊印了,却无人问津,这就让老宋头无法承受了。

  以至于这两年灰心丧气的老宋头干脆把这些束之高阁,研究起了天象和乐律……

  “啊?啥上篇、中篇?”有心之问,无心之答,说完刘鸿渐便后悔了。

  他只知道面前的大爷牛叉,那本书也牛叉,可这本书里写了啥,鬼才知道啊!!!

  “本候只是粗略的看了看,这本书啊兼容并包、无所不有、无所不精,是以本候不忍大作被埋没,为大明计,方想请宋老出山,为我大明谋福!”

  大致应该是这样吧,刘鸿渐心里直打鼓。

  “侯爷谬赞了,在下执迷半生,如今方知此学荒谬不堪,此在我大明并无用武之地呀!”一想起自己祖宅中那些快发霉的书籍,宋应星就心有戚戚焉。

  没有人理解一生所学不被人认可的苦楚。

  就好比后世一群群写手坐在电脑前脑细胞都死了一大半,呕心沥血好几个月写出来的东西被人称为垃圾般的苦楚。

  “宋老说的不对!”刘鸿渐突然有点可怜面前的老大爷,这么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个多面手,竟然混到如此地步。

  PS:推一本朋友的书《当兄妹灵魂互换后》,一个可爱的高中小才女写的,当然分类差别有点大,但寒寒还是希望书友帮帮忙,哪怕是加到书架里放着,而且小才女写的很不错的,已经有百万字完本作品了,更新也比寒寒稳定,大家感兴趣的一定要去看看。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