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11章 一口气送来仨丞相_三国之基地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祎同为黄门侍郎。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准备北伐,驻于汉中。董允为侍中,兼领虎贲中郎将,统率宫中宿卫亲兵。当时,诸葛亮北伐在外,蒋琬负责处理丞相府政务,而董允则负责在宫中匡扶君主,共同保持蜀汉后方稳定。

  延熙六年(243年),董允被加封为辅国将军。

  延熙七年(244年),大司马蒋琬因疾转增剧,不能处理国事,朝廷于是任命费祎为大将军,代理军国大事。董允以侍中的身份担任尚书令,成为大将军费祎的助手。

  延熙九年(246年)嗝屁。

  第二个。

  费祎。

  蜀国四大相之一。

  少时丧父,跟随族父费伯仁生活。伯仁之姑,正是益州牧刘璋之母。刘璋遣使迎接费伯仁,费伯仁便带着费祎游学入蜀。后来刘备平定蜀中,费祎便留在益州,并与汝南人许叔龙、南郡人董允齐名。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立太子时,费祎与董允俱为太子舍人,后迁太子庶子。

  建兴元年(223年),刘禅继位后,任黄门侍郎。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北伐汉中,任命费祎为参军,以奉使称旨。曾出使东吴,孙权、诸葛恪、羊茞等人以辞锋论难,而费祎据理以答,辞义兼至,始终不为所屈。孙权甚异其才,自礼遇之,费祎也因常使吴。

  建兴八年(230年),费祎转为中护军,后又任司马。当时将军魏延与长史杨仪不和,坐常争论,费祎常为二人谏喻,两相匡护,以尽其用。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死后,费祎为后军师。不久,费祎代蒋琬为尚书令。

  延熙六年(243年)十一月,费祎任大将军,录尚书事。

  延熙七年(244年),大司马蒋琬因病请求将益州刺史之职让与费祎,刘禅便任命费祎兼任益州刺史。

  延熙十五年(252年),刘禅命大将军费祎开府治事。费祎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为蜀汉的发展尽心竭力。

  嗝屁年岁不详。

  蒋琬。

  蜀国四大相之一。

  初随刘备入蜀,被任命为广都县长,后因为不理政事激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蒋琬免于一死,后重新被启用,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调蒋琬入任尚书郎。

  建兴元年(223年),刘禅即位,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辟蒋琬为东曹掾。后迁为丞相参军。

  建兴八年(230年),蒋琬任丞相长史,加抚军将军。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蒋琬执政,任尚书令,不久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升任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

  延熙元年(238年),刘禅命蒋琬为大司马、开府治事。蒋琬采取闭关息民政策,使国力大增。曾制定由水路进攻曹魏的计划,但未被采纳。

  延熙九年(246年)嗝屁。

  一口气送来蜀国三个丞相,司马徽绝对是贴心小棉袄中最暖和的那层棉絮。

  蒋琬、费祎、董允。

  三人与诸葛亮齐名为蜀国四大相。

  不过和攻守均衡,既能带兵打仗又能整治内政的诸葛亮不同。

  蒋琬、费祎、董允三人是术业有专攻!

  。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