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某些事(七)_扩张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海军内部的派系问题。

  就如陆军里面拥有许许多多的派系一样,海军内部也同样拥有许多的派系。其中最大的一共有三大派系。首先就是闽系海军,

  闽系海军指1898到1945年间,由福建省福州地区人为主组成,并由福州籍将领控制的海军部队,也指掌握闽系海军的军事跟政治集团。从清末到抗战胜利,闽系海军构成了中国海军的主体,主导着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可以说,直至解放战争结束之前,闽系海军都可以视作是中国海军的代表。

  闽系海军之所以形成。并非偶然,而实有其地理的历史的及人文的种种错综复杂因素。福建省地处于中国东南沿海,位于欧亚大陆的东侧边缘,海岸线复杂曲折,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加以其地山多田少,必须衣食于海,因之自古以来闽人即擅长海上活动,而以精于海战著称。如明代平定倭寇的名将俞大猷即为泉州(晋江)人,其‘俞家军’与戚继光的‘戚家军’几于齐名。

  其后的颜思齐、郑芝龙、郑成功均曾称雄海上。闻名于时。台湾收归大陆后,清代东南沿海的江浙闽粤各省水师总兵提督等高级将领,多为闽省的水师将领所出任,诸如康熙年间的万正色(晋江)、施琅、施世骠、施世纶(晋江)。雍正年间的林亮(漳浦)、蓝廷珍(漳浦)、吴英(莆田)、许良树(同安)。乾隆年间的陈伦炯(同安)、蓝鼎元(漳浦)等人无不来自于闽南的漳州与泉州。嘉庆年间著名的海盗。以及平定海盗之乱的李长庚皆为福建的同安人(泉州府),更是一时传为佳话。

  到了近代,绿营水师开始没落。新海军肇兴,海军仍为福建人的天下。所不同的仅是闽南人已为福州人所取代。这自然是因为福州船厂与马尾船政学堂均设于福州之故,毕竟从某种角度上讲。福州船政局可以说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

  近代海军与传统海军的最大不同之处,即在其为工业革命的产物,具有高度的科技性与机械性,也就是李鸿章所谓的‘西方专门之学’。‘须经先在学堂课以测算,再遣出洋精习数年,乃冀有成’的‘西人绝技’。这也就是说新海军,必须要在国内的学堂教育,并且还要出洋留学再加深造,经过西人的长期教导,而透过国际科技转移才可学到或掌握驾驶及操纵此一新海军的能力。因此,乃使近水楼台的福州人得以捷足先登,成为近代中国海军的先驱。

  非常不幸的是他们几于一开始就认为海军是一条登龙的捷径有利可图,及至回国进入海军服务,逐渐地由偏裨而荐至将校,更是俾倪不可一世。视海军为其专利。尤其是民国初年刘冠雄出任海军总长时代,先后十年,连任八次。李鼎新继之,又于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