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章 崇平帝:此子……有王佐之才!_红楼之挽天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国弊,都是统治精英层核心圈层,才能掌控、看到的东西。

  后世,因为信息社会的发达,才让键政局大行其道,有时候说的还真是一回事儿。

  崇平帝掩藏着脸色的变化,看着对面的少年。

  暗道,这贾珩,比之那些抱着圣贤之言的弘文馆儒生,真是迥然不同。

  此子……有王佐之才!

  因为崇平帝刚刚看完三国书稿,故而心思活动就带了一些三国味儿。

  贾珩默然了下,道:“至于前明,虽有幽云以为屏障,然前明立国百八十年,定都北平,直面胡虏,遇强主尚可维系国社不失,至嘉靖时,其人不尚节用,一意玄修,御极数十年,天下纲纪废弛,民生凋敝……北方草原入境,北平无险可守,遂至社稷倾覆,幸有我陈汉太祖、太宗,应运而生,承天顺命,再造华夏神器。”

  其实在这个时空中,贾珩认为明亡于嘉靖,更像是一个“灰犀牛”事件。

  就是俺答可能也没做好如蒙元一样重新入主中原的准备,然后让陈汉太祖拣了个便宜。

  当然,换个高情商说法,就是陈汉太祖天命加身。

  贾珩沉吟了下,叹道:“宋明亡其国祚,若有一二相似之处,或许是亡于财用不足……至于财用,无非开源节流四字,如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治政操之急切,以始皇之雄才,隋炀之大略,尚二世而亡,如穷兵黩武,主怒兴师,如强汉羽林之盛,尤有武帝下罪己之诏……然千古兴亡之事,岂又止于财用二字?兴衰枯荣之道,此诚天道至理而已。”

  中国历代王朝的治乱循环,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不能仅仅去找统一性,而忽视了不同历史时期,每一朝代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否则就犯了教条主义。

  找统一性的规律,本身也是为了分析多样性问题。

  如北宋的边疆之患,北方少数民族的崛起……

  北宋之亡,不仅仅在于土地兼并,人心败坏,国家机器失灵,有些其他因素也要考虑到。

  通过经济分析工具看王朝中晚期的财政危机,比如小农经济下的抗天灾风险能力薄弱,土地兼并……只是王朝周期律的一个主要切入角度,但并不意味着其他的切入角度,都一概是错误的。

  贪官污吏充塞上下,以致行政效能低下,甚至背后牵涉到的一代创业,二代守业,三代败业的人心之变,社会风气之变……这些人性规律,除非是跑步进入“大同”社会,只要人性一日不变,治乱循环的历史周期律,都会换一种方式卷土重来。

  所以,贾珩一直以为,如果用盲人摸象来比喻,可能一种方法摸的更全面,更深入,但其他的方法也未必全无可取之处。

  崇平帝目光隐隐有着异样,心头反复想起四个字,财用不足,开源节流。

  现在的大汉,难道不就是如此吗?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