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2石价百钱必遭责谴_三国大教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汉圣元元年11月10日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汉护国神教教主、兖州刺史栾奕的长女满月,其曾祖栾涛大为兴奋,包下了整个起凤阁,邀请栾氏宗族各位亲朋好友以及朝廷上下权贵前来庆贺,流水席足足摆了三天。

  第二件,圣母教会的储蓄、信贷业务开始营运。

  由圣母教发行的纸币——圣劵一经面世,便性受到教区各地百姓的普遍欢迎。首日发行圣劵300万贯销售一空。也就是说吸纳了300万贯的存款。随后几日圣劵一路走红。

  教区内的很多商贾豪强,原来都是把钱存在家里。几十万几百万贯的资材足足占好几个大屋。现在好了,教会实行了储蓄业务,可以帮他们代管钱财,他们巴不得把钱财存到教会去。便纷纷拉着大车把一箱箱的硬通货币送进教堂,换回一沓子圣券,并开始尝试用圣券代替铜币从事交易。

  不用不知道,一用吓一跳。青州、兖州、济南的各地商会联合承认圣券。一张纸就能换回一大车的布匹、燃料……方便得很。

  随后,教区各地从事修渠、挖河的十数万民夫领到了新年前的第一笔薪俸。只是与前几个月不同,这月发给他们的薪银不再是硬邦邦的铜板,而是软了吧唧的纸。他们还道是这些纸是工地上奖赏的年货,千恩万谢道:“谢工头儿,还想着给小的们赏赐年画儿!”

  工头儿翻个白眼,告诉他们,这叫圣券,不是年画。是他们半年的薪俸。

  民夫大急,“啊?薪俸就给这?说好的钱呢?”

  工头劝他们别着急,听他慢慢说。他告诉民夫们,发到大家手里来的这些纸是教会刚刚发行的圣券。这东西比铜板方便,既能直接当钱花,也能到家乡郡治所在的教堂换成实打实的铜板。

  “你说这玩意儿能当钱花?”看一眼满盖着教会大章的圣券,民夫们将信将疑。

  工头儿道:“不信你们试试去。要是不能当钱花随时找我换便是。”

  一听这话,果然有民夫去试了试。他家就在附近,正好缺粮,便找了一家粮店,掏出一张100枚的小票递了过去,说想买一石粮食。

  本来他还将信将疑,担心人家店铺不收,却不曾想自己的担心完全多余。人家店铺不但收了,还找给他一串儿铜子儿,细细数来不多不少60枚。那店铺伙计告诉他,今天的粮价是40枚每石,刚才他给的是100枚的票子,60枚铜钱是找给他的零钱。交易完成,店铺的伙计还歉意对他说本来该找给他圣券,但店里50枚和10枚的小票都用光了,只能找给他这么大串铜子儿,给他添麻烦了,万望见谅。

  “呀,还真能当前花!”

  回到工地后,这位民夫把今天用圣劵买粮的事如实说给了工友,各位工友遂不生疑。反倒觉得圣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