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2章 大医精诚中_在下,中医黄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抓不到贫血源于脾胃生化气血不足,片面地吃治疗头晕的药、腰痛的药,还有四肢冷痛的药,都不能很好地得到治疗。只有把脾胃气血补足,让贫血改善,这样持中州,灌四旁,各种外在的病象才会一一消失。

  又比如两个人都咳嗽、一个吹了风则咳,一个长期劳累过度而咳,他们病因不同,表现症状却一样,吹了风咳嗽的用荆防败毒散这咳门第一方,一通宜理肺,疏散风邪,咳嗽马上好了。长期劳累过度的就要虚则补之,因为劳倦伤脾,所以用一些调理脾胃的药物,培土生金,虚则治其母。这时没有用止咳的药,却能把咳嗽治好。

  同学们就会很奇怪,如何能够透过病象知道病人的本质呢,也对品味黄素刚刚的话。

  这个疑问,孙思邈也讲了,他说,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完全不是眼睛能看见、耳朵能听到的,你怎么能够判断他是外感还是内伤,又怎么能够知道他这是贫血,脾胃生化功能减退导致的疾病呢?

  孙思邈说,这就要考验医生诊断疾病的功夫,这叫必先诊候以审之。

  那怎么诊候?中医认为诊断疾病要四诊合参。

  四诊是什么?就是常说的望、闻、问、切。

  可就拿切脉来说,这寸关尺的搏动,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跳法,经络穴位也会因为高矮胖瘦而有差异,肌肤筋骨也是不同人有不同的状态。这样看似没什么标准,你怎么诊断?

  孙思邈讲,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以言医道。也就是说医道是至精至微的事情,

  你如果粗枝大叶地学,浅尝辄止地思考,那你最好不要学医,为什么?因为你学业不精,误了别人性命,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学医怎么会误别人性命呢?

  就像一个老太太,本来脉象亢盛有力,你就说老年人虚了,应该补补,结果给她用了一根高丽参,还没吃完,眼睛就出血看不见了。

  孙思邈称,这是盈而益之,重加其疾。说白了就是犯了虚虚实实之戒。

  什么叫虚虚实实之戒呢?虚虚就是让虚弱的人更虚,给亏虚的人用下法,结果他站不起来。实实就是给壮实的人甚至上火的人加一把补药、这就等于火上浇油,严重的会引起狂躁出血。

  所以医生一旦用药用反了,就像雪上加霜,落井下石。一旦用药得当,就如同雪中送炭,久旱逢甘露。人参也会杀人,用不好也会给身体添疾病的。

  没有绝对的好药、坏药。好不好,看用药的人、看有没有对证。

  这个老阿婆误服人参后,导致眼珠出血,视力下降。后来明白的医生,赶紧给她几片大黄泡水喝,把人参的补力消掉,让上冲的脉势下顺,眼鼻出血就收住了,头脑没那么胀痛了,慢慢恢复了清爽。

  大家看,如果不知道及时解救,一错再错的话,这可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