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章 夜班的结束_在下,中医黄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的中医本事却长着一个西医脑子,用西医的思维治病,砸的确是中医的招牌。

  听了黄素的话,王新路也一声长叹,也是一副怒其不争的样子。

  张远走进办公室道:“黄素,我这边好了,我们走吧。”

  黄素和王新路告别道:“那王教授,我们先去急诊科了,回头再聊。”

  王新路道:“行,你们先去忙,交流的时间还长着呢。”

  急诊楼。

  黄素走到小玲的床位前,小姑娘还在睡觉,右腮的红肿已经消去的大半,只有些许的红肿,如果不仔细看还会以为是牙疼引起的右腮肿大呢。

  黄素向小玲的父母问道:“我走之后,孩子有没有出现别的情况。”

  小玲母亲道:“黄医生,您走后,孩子三点多醒来又上了三次厕所,这回拉出来没有之前的恶臭了。”

  “看来体热的热邪已经清楚的差不多了。”黄素继续问道:“有没有给孩子量体温。”

  小玲母亲高兴地答道:“睡前测量了,体温已经降到摄氏度了。”

  黄素继续问道:“孩子还有没有呕吐的情况。”

  小玲的妈妈:“没有了,这三小时睡得十分安稳。”

  黄素走进病床前仔细观察小玲,或许是动静有点大,吵醒了小玲。

  小玲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第一眼见到黄素,脸上露出了笑脸道:“医生大哥哥,早上好。”

  “小玲,早上好!”黄素抚摸着小玲的头发问道:“告诉医生大哥哥你的头还疼不疼了。”

  小玲摇了摇头道:“不疼了,医生大哥哥我是不是好了,那我的棒棒糖呢,医生大哥哥我们可是拉过勾的,你不能当小狗哟!”

  见自己女儿向医生索要东西,小玲的妈妈急忙训斥道:“小玲不准没有礼貌,怎么能跟医生要东西呢。”

  听见妈妈的训斥,小玲眼泪已经在眼睛里打转,望着黄素憋着嘴就想哭。

  “小玲妈妈,小玲没有错,这是我们的约定怎么能不准守呢。”说着黄素轻柔地摸着小玲的小脑袋道:“不是的,我们小玲今天还要在医院住上一天,明天医生哥哥一定给你买你最喜欢的彩虹棒棒糖。”

  听见黄素答应给自己买棒棒糖,小玲破涕为笑,对着母亲做了鬼脸道:“就是!这事我和医生大哥哥的约定,我们可都不想当小狗。”

  其实孩子的世界哪有成人的世界那么复杂,在他们心里黑就是黑,白就是白,答应发誓过的事情就要做到。

  黄素先检查了小玲的四肢,见已经没有抽搐的情况,又检查了小玲的脉象和舌象。

  脉象变成了稍数,舌象黄厚的舌苔已经变得薄黄,舌质依旧发干。

  黄素将值班的护士叫过来嘱咐道:“十二号的第二服药改一下方子。”

  说着黄素拿出处方单重新写了一张方子。

  黄素将原方中的黄连、黄芩、大黄、芒硝、全蝎、蜈蚣去掉,将生石膏增加到了30g,又增加元参15g、银花15g。

  去掉了寒性大的黄连、黄芩和峻下的大黄、芒硝,增加了滋阴清热的元参和银花,同时把有毒的全蝎和蜈蚣去掉,只留下治疗小儿惊风和痄腮的僵蚕。

  痄腮,中医病名。是指因感受风温邪毒引起的时行疾病。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临床主要特征。

  小玲红肿的右腮就是痄腮。

  将方子递给护士后,黄素对小玲母亲嘱咐道:“你们办理下转科住院手续,今天在内科住院观察一天。”

  小玲的母亲紧紧握住黄素地手道:“黄医生太感谢您了。”

  黄素安慰道:“不用谢,治病救人医者本分。”

  小玲的母亲目送黄素和张远走出急诊楼。

  走出门诊楼,黄素掏出手机看了一下时间,已经七点半了,马上到了交班的时间,两人赶紧向住院楼跑去。

  做过交接后,黄素蹬着从王大妈那里借来的自行车,驶向出租房,中途还买了豆浆、包子做早餐。

  帮人推小说,第一次遇见有找我这个扑街写手推小说的,书名《重生之家有青梅双子》有兴趣可以看看。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