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4章 第 154 章_夺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凌昭道,“一时之毁,怎抵得史笔犀利,剖拳拳之心,留清白百世。”

  皇帝点头,却又道:“你知道,她这样一个人,为何如此信佛吗?”

  凌昭抬眼凝视。

  皇帝道:“说是她十岁那年,有个大和尚为她看相,说她是,人上人。”

  “说她之上,再无旁人。”

  “她信了,一直信。”

  凌昭道:“不过江湖骗子,骗钱罢了。”

  皇帝大笑。

  “我常常看着她想,她这样一个人,竟被,竟被那些僧尼哄得团团转。”

  “真天下第一可笑。”

  防止失联,请记住本站备用域名:

  皇帝笑得咳嗽起来。

  內侍忙为他拍背,又喝水。

  待气顺了,皇帝摆摆手,內侍退到一边。

  皇帝道:“来人,起诏。”

  小内侍便去唤了当值的翰林来。

  翰林动作麻利,纸铺开,笔蘸墨,凝神等着皇帝的谕示。

  皇帝道:“着凌昭凌熙臣,进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

  左庶子比左谕德还高一级,正五品了。

  正常的情况下,詹事府庶子、谕德都常用来给翰林官转迁。眼下的情况,就是在给太子物色他未来的朝廷了。

  翰林院的同僚羡慕地看了凌昭一眼。

  凌昭再拜:“臣,领旨谢恩。”

  待凌昭退下,皇帝又拿起那本奏折,细细看。

  凌昭丁忧在家,除了为亡父编纂文集,还炮制了这份《论佛寺疏》,后世常又称——

  《灭佛书》。

  太后执政期间最为人诟病的其实不是杨元之流的权阉,因每代皇帝,都必用权阉。

  太后最让人诟病的地方是她过于崇信佛教。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太后的信仰导致大周遍地佛寺。

  大量的青壮男子不事生产,大量的土地被寺院兼并且不向朝廷纳税。

  在一些小地方,乡镇县里,百姓愚昧,信大和尚如信佛祖。一些“高僧”、“大德”裹挟着民意,公然干涉官员政务,包庇罪人,践踏刑罚律例。

  后世记载这位病弱的皇帝,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小小地爆了出了一点光彩——关闭大量佛寺,驱逐僧侣,由朝廷控制度牒发布权,收回土地,并剥夺了包括佛道在内的任何宗教的免税和免罪的权利。

  虽然皇帝只是开了个头,实际的执行过程绵延了好几年。

  在当时,亦发生了许多流血的冲突。信众的诅咒和谩骂再寻常不过。

  但后世承认,这道灭佛令使得当时的朝廷收回了大量的土地,大量的青壮劳力回归土地。使任何神权都居于皇权之下,巩固了朝廷的权威。

  读史者也情不自禁地假设:若给他一具健康身体,这个皇帝是否也能成为一代明君?

  凌昭出了宫,时间尚早,还是上午,阳光明亮着。

  凌昭上了马:“季白,她在哪?”

  季白道:“在兴盛胡同。”

  凌昭问:“咱们的宅子在哪?”

  季白道:“在成方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