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 联合舰队_请叫我威廉三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平洋分舰队与日本第三舰队的先遣巡洋舰队遭遇,双方在马绍尔群岛海运进行了持续1个多小时的炮战,日本人损失了一艘轻巡洋舰和上百名水兵,施佩舰队的损失则可以用“微不足道”来形容――仅有7名在甲板上战斗的水兵被日方弹片所伤,“格奈瑟瑙”号中了“无关痛痒”的两枚炮弹。

  不过,由于顾忌在附近游戈的日本第三舰队主力。施佩舰队在局势有利地情况下主动退出战斗。日方未予追赶,双方随即脱离了接触。

  后来,青岛之战以日军惨败而告终。随后德日两国和谈,日本政府退出战争并归还战争中占领地德国殖民地。不久之后,施佩率领他的舰队返回了母港青岛。

  时隔一年,冯施佩将军和他的舰队又有了和日本海军接触地机会。只是,此时的情况与一年之前有了天壤之别,日本人早已调整了炮口的方向。

  在这个酷热难耐的下午,施佩舰队启航了,他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是日本的横滨港。

  半个月之前,德国柏林。

  奥匈帝国代表:赞成!

  俄国代表:赞成!

  保加利亚代表:赞成!

  接下来代表德国投票的,是外交大臣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这个时候。施特雷泽曼显得有些举棋不定。赞成,那么随后的土耳其代表将跟着投赞成票;弃权,这项表决将就此通过,只有反对票能让这项议案重新讨论,但反对票的背后意味着许多东西……

  距此不远地一个小咖啡馆里,一群东方人正焦急的等待消息。

  中午12点,五国代表一一走出会场。看到俄国外交大臣一脸轻松的表情,加藤高明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走出会场之后,施特雷泽曼立即登上一辆等候在外的小汽车然后疾驰而去。

  1914年8月的最后一天。全世界主要报纸的头条几乎无一例外的登着:

  爱尔兰,“同盟圈”的新成员!

  日本,第一个加入同盟国地亚洲国家!

  对于爱尔兰共和国的立场,人们并不意外。这个国家之所以能如此迅速的摆脱英国统治,与德国人的力量是分不开的。战争爆发之初,多数爱尔兰人表示愿意在战争时期与英国政府一致对外,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英国政府开始大肆征兵,爱尔兰人的配合随着政府军伤亡的逐渐增加而发生转变。特别是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之后,抗拒政府征兵的爱尔兰人不断与政府军发生冲突,武装暴动时有发生。与此同时,德国的新皇帝对爱尔兰事务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几家德**火公司也嗅到了这里面的巨大利益。2月初,首批3万支步枪和100万发子弹运抵爱尔兰;3月,几支爱尔兰独立武装的领袖先后与德国政府达成秘密合作协议,由德国政府提供资金、武器和教官,以牵制驻爱尔兰的英国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