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三章 烽烟起_请叫我威廉三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摩”号一大一小一前一后的向着暴风雨深处驶去。

  作为日本首级巡洋战舰——驻波级的武备强化型,“鞍马”级1905年开工、1911年服役,排水量万吨,较筑波级重了1600吨,装备2座双联装305毫米炮和4座双联装203毫米炮,最高航速21节。只是就一艘定为在与战列巡洋舰相同的“巡洋战舰”而言。100-180毫米的水线装甲、125-小80毫米的炮塔装甲和200毫米的司令塔装甲显得过于薄弱。同时代同级别的英国无敌级战列巡洋舰就是一个最好地例子,拥有100-150毫米水线装甲、180毫米炮塔装甲和250毫米司令塔装甲地“无敌”号海战中竟被德国战巡的280毫米穿甲弹轻而易举击穿并引爆了弹药库,其防御力之弱可见一斑。

  不过。自日本入侵澳大利亚以来,“鞍马”号就没有遭遇过一个像样的对手,初期只是炮击澳大利亚沿岸目标,之后是阻截企图进入澳大利亚地武装商船,并且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战绩。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日本海军才放心的将这些性能明显跟不上时代的战舰留在大洋州,而将最好的主力舰一一调回本土与德国太平洋舰队“对抗”。

  随着德日关于以土地易土地的外交谈判正式开始,远东局势得以缓和,这种气氛似乎也很快蔓延到了驻守澳大利亚的日本大洋州派遣军和海军第4战队。在“鞍马”号的司令塔里,军官们有说有笑。就连他们一向严厉的舰长小仓少将也不时参与进来,以“快速游击力量”为指导思想设计的这种巡洋战舰虽然防御和航速都显得落后于时代,但航海性能却还算上乘,外面风雨大作,舰上地颠簸却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严重。

  相比之下,僚舰“多摩”号上的官兵就不那么幸福了,这艘1921年下水的轻巡洋舰排水量5800吨,延续了日本轻巡历来高速雷击型的设计思路,拥有36节的惊人航速和多好座四联装610毫米鱼雷发射管。而舰炮只有7门140毫米炮、2座127毫米防空炮和一些25毫米高炮,防御力方面相对较为薄弱。

  此时在暴风雨区域中,另一支舰队正以和日本舰队截然相反的方向行驶着,论规模,这支由1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和4艘货轮组成的舰队是要远远强于那支日本舰队的,可舰队中从军官到水兵地心情都是警惕甚至有些紧张的。

  8艘舰船组成一个近似圆形的阵型,其中两艘巡洋舰分居左前部和右前部,两艘驱逐舰坐镇左后和右后,2艘货轮被保护在舰队中部,虽然这些舰只体形、外观各异,但桅杆上无不悬挂着久违的蓝底六星旗——自澳大利亚脱离英联邦之后,原本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