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7章 桂榜即出喜事临 文臣封爵追先祖_红楼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内外帘官不相往来,内帘官除批阅试卷外不能与闻他事。考试共分三场,每场考三日,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考试后一日出场。

  今秋顺天府的乡试因为中秋盛典和那场突如其来的叛乱,比其他地方的乡试要晚上二十天左右。

  八月二十五日起,至九月初四,前后三场考试共计九天时间,又逢数日阴雨不断,顺天府的贡院中不少考生都得了风寒。

  林枢在规定的范围之内,给考生们准备了不少避寒驱寒的药物,又让巡考的禁军生了炉火,送上了热水,才使得这场举试顺利的进行了下去。

  九月初四,最后一场考试结束。贡院大门打开的时候,不少等候的人都眼巴巴看向走出来的考生,有人甚至把府中的大夫都带过来了。

  人群中,贾政也如其他人一样,望眼欲穿的在考生中寻找自己的孙子贾兰。相比其他人,贾兰的身形更加瘦小,刚出贡院大门之后,身心疲惫的贾兰就差点晕倒在地上。

  好在一同赶来的贾环挤进了人群,将贾兰一把抱住,一摸额头,惊叫道:“父亲,兰哥儿额头好烫!”

  因为回避的规矩,作为顺天府治中的贾政并未一同进入贡院监考,这九天在贡院外算是受尽了煎熬。

  原本就担忧孙子的贾政一听这话,当即就跑了过去,接过贾兰就往马车那边跑:“快去请太医……”

  ……

  乡试的考试内容基本上都是一个类型,第一场以《论语》一文、《中庸》一文或《大学》一文、《孟子》一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义四首,初场的三道四书题每道都要写两百字以上,四道经义题则需要写三百字字以上。

  第二场以五经一道,并试诏、判、表、诰一道,议论文要求三百字以上,当然,每届根据时局又有变通。

  第三场,以五道时务策,即结合经学理论对当时的时事政务发表议论或者见解。从考试的内容上可以看出,儒家经学是科举考试的主要核心内容。

  林枢作为今秋顺天府乡试的主考官,基本上总揽了此次乡试的大小事。从巡考监考到批阅答卷,林枢将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这场特别的考试当中。

  前两场的考试主要是针对考生对经义的熟练程度,林枢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第三次的策论之中。

  内阁首辅魏庆和早就拟定了顺天府乡试的考题,除了皇帝与魏庆和,正式开考之前,没有人知道考题是什么。

  “汉宣中兴,丙、魏为相,后之人言为相之贤者必稽焉,宜其有兴树之业显于世也。及观其纪传,亦无他功德,相独有《明堂月令》一章,吉之事大概而已。不识丙、魏之所以得贤于后世者,可得见乎?”

  大概就是说汉宣帝的时候,丙吉和魏相两人为宰相,其实他们也没干啥啊,为什么说他们是名相呢,大家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