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九章 代代永旌!_回到北宋当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黑白。】

  【秦时兵马俑本是彩绘,唐三彩更是闻名遐迩,宋磁窑黑白瓷器闻名世界。】

  【调色是一名画师的基本能力之一。】

  赵桓看了系统的介绍,略微有些疑惑的问道:“可是为什么我记得那些画都是黑白的啊。”

  【五彩斑斓的黑放上几年还会褪色,更何况放了千年呢?】

  赵桓瞬间懂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不仅仅是长度,还有深度。

  【原宋钦宗有着深厚的绘画功底,是否调取记忆展示?】

  “展示一下。”赵桓津津有味的开始了观看宋钦宗的记忆,有个十分喜欢绘画的宋徽宗在,宋钦宗的绘画那也是相当的厉害。

  赵桓看完之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李清照上次给自己画了个画像,自己还没还她一副画像,趁着这个功夫,赶紧把这幅画给补上。

  赵桓认真学习的模样,在赵英眼里,更像是发呆。

  “官家,都画好了。收上来了。”赵英小声的提醒了一下沉迷于学习的赵桓。

  赵桓回过神来,看到了桌前的画作。

  同样还看到了,画师手上那么多粗细不同的毛笔,再看看他们手腕和指头上的老茧,就知道他们在这一领域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

  赵桓打开了第一幅画像的时候,又看了看站在自己面前的两名宫人。

  “真乃是丹青神化,六法具备,万象无失啊。像!栩栩如生也。”赵桓连连感慨。

  六法是绘画的专业词汇,是赵桓现学现卖的一句夸赞,是六种绘画技巧。

  显然第一幅画,画的很像,而且很有神韵,甚至连气质都表现出了几分。

  惟妙惟肖,呼之欲出。

  赵桓将这些画像翻动了几幅,都是一样深厚的绘画功底!

  “好!当赏!”赵桓对着赵英说道。

  “谢官家恩典。”又是一阵山呼海喝。

  赵桓从他们身上,同样看到了大宋的希望。

  赵英又走下台,收起了他们画的另外一幅画,小心的归纳好。

  而这些画师们纷纷将对坐的画师手中的画,拿在了手里,写上了姓名,交给了赵英。

  等到赵英回到月台的时候,赵桓才问道:“这是做什么?”

  赵英将一沓画收好,说道:“这是皇城司察子们出发的时候,给对坐的人画的像,画完确认之后,会写上自己的名字。”

  “方便以后确认身份,防止有人冒充。若是有人死在了敌国,或者杳无音讯,就会把画像送到他们家中,说明他们的去向。”

  赵桓吞了吞喉咙,这是留在集英楼里的遗像。

  他看着月台之下百十名画师,他们现在是站在自己面前活生生的人,

  但是离开了集英楼,赶赴各地之后,他们就成了一张纸和一个名字。

  他们就变成了一条条消息,而且他们之中,一定会有很多人,连消息都没有。

  赵桓也有点理解,为何赵英失语想让自己来看看了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