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二十章 论迹又论心_回到北宋当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会关心。

  岳飞无奈的摇了摇头,这群文臣,就关心自己的前途,他略微有点无奈的说道:“你让我问的事,我向官家打听了。这两年,不大可能。”

  张孝纯托岳飞询问的自然是他的前程,什么时候能把代字给去掉。

  当然,岳飞没那么憨的直接问官家,只是和官家讨论过一次河套建路之事,也算是侧面打听了官家的口风。

  岳飞拍了拍张孝纯的肩膀说道:“官家做事讲究论迹不论心,你在太原城虽然欲降,但是王节度使抬了你一手,把你拦住了,这件事没发生,官家这不是起复你经略河套了吗?”

  “至于张知府询问之事,想把贰官这个贰给去掉,怕是得打下西夏咯,这两三年不太可能。”

  “这打乌海,不是离拿下西夏更近了一步吗?”岳飞笑着说道。

  张孝纯的眼神终于明亮起来,原来自己迟迟无法去掉这个代字的原因,河套无法建路,而解决方案,自然是拿下西夏!

  张孝纯立刻点点头说道:“岳将军,只要官家圣旨到了,河间军军粮之事,万无一失,大可放心,河套百姓苦西夏盗匪已久,筹措军粮自然是人人响应。”

  “不多说了,我立刻写札子给官家,说明河套情况。”

  张孝纯乐呵呵的离开了登高之处,张宪疑惑的看着张孝纯的背影问道:“你说官家论迹不论心,我怎么感觉官家论迹也论心呢?”

  “你的感觉是对的。”岳飞点头说道。

  张宪疑惑的看了看岳飞,又疑惑的看了看张孝纯的背影,皱着眉头问道:“你这是在忽悠他?”

  岳飞笑着摇了摇头,说道:“那倒没有,大宋眼下缺人,上京路、辽东郡、高丽都需要人手,若非如此,这张孝纯怕是无起用的道理。”

  “若是拿下了西夏,河套建路,张孝纯在此经营数年,自然是直接用他合适。”

  “官家更像是个论心不论迹之人。孙翊之事,官家还劝我少针对他,可是不针对孙翊,必然有人效仿之,这对行军乃是大忌,可惜官家总是惜才,不愿意埋没孙翊。”

  “还有宇文虚中之事,宇文虚中可是地道的贰臣,叛了宋在金国为官,归宋之后,官家直接给了谏议大夫和燕京路经略使之职位。论迹的话,宇文虚中五贯钱买了五个帝姬之事,怎么算?”

  张宪摇头,他和官家离的太远,压根没有岳飞了解官家。

  在张宪眼里,官家圣心难测,在岳飞心目中,官家其实是一个很好相处,心思也很简单的皇帝。

  什么对大宋有好处,就做什么,很简单,也很功利,但是非常实用。

  岳飞署名,张孝纯主笔的札子,很快就来到了赵桓的御案之上。

  “李太宰,朕眼下要做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发兵乌海,这事交给岳飞去做。第二件事,就是在燕京新起个宫室。”赵桓放下手中札子,笑着说道。

  李纲俯首问道:“官家在燕京起的宫室什么规格?大概花费多少?是和新起的坤宁宫一个规格吗?是内帑出钱还是国帑?工部需要如何配合?”

  赵桓疑惑的问道:“你怎么不关心为什么打乌海?”

  李纲也是一脸疑惑的说道:“反正岳飞去打,输输赢赢最后总归是会赢的,问这个作甚?”

  赵桓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笑着说道:“也是。”

  岳飞在正常的历史线里,身后站着赵构这样拖后腿的皇帝,都能做到每战必胜,自己如此支持他,他也从未让自己失望过。

  赵桓点头说道:“那岳飞打乌海没啥好讨论的,攻城的军粮直接河套之地取用就是。说来也怪,为何这军队不能就地分量,非要弄到朝廷统收统支,麻烦死了。”

  李纲惊骇的说道:“官家,意欲变革统收统支?!”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