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43章一场战国经济战_从长平之战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很显然,想要通过民间收购的办法解决赵国缺粮的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

  若是买粮食就能解决问题,距离更近的陶邑也才是更加方便的地方才对,赵括又何必舍近求远,来这齐国临淄购粮。

  买粮食解决不了问题的原因很简单,赵国所需要的粮食是以百万担计数的,这么大的量,根本不是如今的商人所能拥有的。

  即便是汇聚了天下泰半商贾的陶邑和临淄,加起来也凑不出这么多的粮食。

  要知道,在如今这个年代,粮食就是人口,粮食就是战兵,粮食就是一切!

  因此,农业不管在哪里都是绝对的支柱产业。即便是以商业著称的陶邑和临淄,甚至是之前的洛城之中,以及靠贩卖铁器盈利的韩之国,从事农耕之事的百姓,依旧占据了绝大多数。

  同时,达官贵族普遍都有自家良田,根本不需要买卖粮食,最多也只是暂时的周转一二。

  再加上粮食价格的普遍稳定,除非出现大战的区域,其他地区的粮食的价格普遍趋于稳定,换言之,除非是往战区卖粮,否则粮食的利润是极其有限的。

  这也是官府所乐意看到的结果。

  于是,利润上不去,销量也上不去,自然也就注定了粮食的买卖不可能太大。

  别说以百万担计算的大买卖了,所有的粮商手里头的粮食加起来也超不过十数万担而已。

  因此,只有以国家为单位,才能拿出赵国所要的百万担的数字。

  那么赵括这是在做无用功吗?

  显然不是!

  这样做的目的至少有三个:

  第一,自然是无声地告诉齐王,此行的目的,赵国势在必得,这无声的行动,就是一层无形的压力;

  第二,就是要露富,让齐王和齐国的大臣们都看到,赵国是带着满满的「诚意」来的,利益会驱使这齐王慎重地考虑与赵国的交易;

  第三,则是要给齐国一定的现实压力,在赵国的操作之下,齐国的粮价很快会迎来一个新高,这对于一众以盐业为生的齐国百姓而言,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而盐业又是齐国的支柱产业。

  齐国不管是出于保护百姓的目的,还是出于自身盐业稳定的考虑,都必须跟赵国好好商量下了。

  显然,为了拿下齐王,赵括不仅仅动用了赵国从战场上争取到的霸主的地位,更是动用了他从后世带来的经济手段。

  仅仅一日,赵国使者撒出去的人手,便已经将整个临淄城的粮食购买一空。甚至几大粮商近一月调来的粮食,也都被赵国人以无法拒绝的价格,先行定下。

  不仅如此,赵国使者更是派出人员直接蹲守在临淄四门,见到运粮队伍,直接拿下,甚至连入城的费用都帮他们省了。

  如此一来,从明天开始,除了中小粮商手里或许还会有少量的粮食,整个临淄城都将无粮可买。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