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八章 猫冬前的准备_带着帝国时代重返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下来10天,老李家地里的收成,成了李家村全民议论话题的中心。

  因为第二天李村长又主持着验证了新开地里小麦的亩产。

  2400斤的亩产更是让村里的众人改变了原本的耕作观念。

  他们也幻想起来天天吃馒头的日子了。

  而李晓伟更是痛快,打下来的麦粒直接就让帮他干活的村民先拿回了家,没等干完活再给。

  所以等李晓伟家地里的花生黄豆都收完了之后。

  基本上村里每户人家都收到了100斤小麦。

  毕竟他的收割机只能干一些地面上的庄稼,花生可是需要人力刨出来收拾。

  李晓伟见小麦这么多,自己拉到县里也要处理。

  还不如省点心让村民把自己家农活都干了。

  双方都得了好处不至于有人说酸话。

  等李晓伟跟大哥连夜的把晒好的粮食全都运到县里仓库,村里的苞米也都成熟了。

  李晓伟把拖拉机扔给了三哥,自己骑着自行车去了趟镇里。

  找到哥俩最初卖猪时候认识的二子把他领到了县里的仓库。

  俩人嘀嘀咕咕的在仓库里商量了2个多小时。

  没有人知道他俩说什么了。

  不过三个五保户从李晓伟嘴里得知以后二子来拉粮食不用阻拦。

  也明白这个小子算是帮东家卖粮的了。

  而李晓伟的农民名单里也多了个陈二娃的名字,亲密度95%。

  10月25日。早晨4点。

  李家村所有老爷们都吃饱了饭。

  有架着马车的,有推着三轮车的,就连李晓伟他们哥几个也都替村里出了车。

  今天是去县里交公粮的日子。

  天气已经骤然降温,不穿厚点还真有点扛不住。

  但是人人脸上都泛着兴奋的红光。

  因为他们地里的庄稼今年每亩也都多收了将近200斤。

  交了公粮以后冬天不用为粮食愁了。

  大饼子可劲儿的造,个把星期的吃顿馒头也不是个事儿了。

  互相开着粗俗的玩笑,满脸憧憬的计划这明年该往家里填点啥了。

  大伯见众人都到齐了。扬起鞭子甩了个鞭花。

  车队陆续的出发了。

  李晓伟跟大哥见他们开始动了。也没启动拖拉机,俩人一起回到李晓伟他屋里吃早饭去了。

  他们拖拉机速度快,不跟着车队一起走。

  跟着起来算是不跟大家脱节,村民们也都理解没有人说什么。

  “明天盖大棚?这眼瞅着就上冻了啊。”

  老大在炕上坐好,接过弟媳妇递过来的馒头,点了点头朝李晓伟问道。

  “地基不是已经弄好了嘛,明天一个棚20人。争取一天就把墙砌完,白天温度还行。

  我问三叔了,最近三天气温都降不了多少。收音机里也说还能暖和几天。趁着这个机会。

  赶紧把墙整好了。然后就把那些钢筋都浇到水泥墩里。等把塑料跟草甸子一盖。用不上一个星期

  基本就干的差不多了。咱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